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滋水

滋水

①在今河北蔚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4蔚州: 滋水,“其上流即广灵县之壶流河也,东流经此地名南马庄,有流水泉。金时民竞争利,铸铁板一片十窍,分流灌田。与滋水合,又东北注于葫卢河”。

②又名资水。即今河北无极县西南滋水。《山海经·北山经》: “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又 《寰宇记》 卷60无极县: 资河水 “入无极界,东南入滹沱”。今其下游与沙水合,不入滹沱河。

③在今山西灵丘县西南。《元和志》 卷14灵丘县: 滋水 “出县西枚回山,悬河五丈,湍激之声,响动山谷,樵栰之士,咸由此度,巨木沦湑,久乃方出,或落崖石,无不粉碎也”。东流入唐河。

④又作兹水、霸水。即今陕西渭河支流灞河。《汉书·地理志》 京兆尹南陵县: “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视子孙。” 隋开皇五年 (585) 复名滋水。《隋书· 地理志》 蓝田县有滋水。唐以后又称霸水 (灞水)。《元和志》 卷1: 蓝田县 “霸水,故滋水也”。为关中八川之一。


即“兹水”。


猜你喜欢

  • 武平关

    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二十五里武平村。《元和志》 卷12正平县: 武平故关 “在县西三十里,高齐时置,周平齐,废”。北齐置,在今山西省新绛县西。北周平齐废。

  • 宛朐

    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宛朐。” 即此。秦置宛朐县。亦作冤句。

  • 大酉观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十里潭湾镇沅江南岸。《清一统志·辰州府》:大酉观“在辰溪县南大酉山下。宋祥符间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重建。旧为游览胜地。观旁有大酉洞。

  • 团湖坪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安仁县:团湖坪“在县北。宋末张孝忠与蒙古战于此,力竭死之”。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南团湖山下。南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

  • 阿梅河

    即阿母河。今中亚阿姆河。《元朝秘史》卷11“太祖自回回地而归,命拙赤等“领右手军,过阿梅河”。

  • 曲轭川

    在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唐置威州于此。天宝后州废。

  • 甬江

    在今浙江东部。上源奉化江和姚江,流至今浙江宁波市城区汇合后始称甬江,东北流经鄞县、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而注入东海。《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

  • 怀圣寺

    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寺内主要建筑有看月楼、礼拜殿及光塔。光塔初名怀圣塔,高36.3米。塔身呈圆筒形,用砖砌筑,内有暗梯,可供上下

  • 陶行知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央门外晓庄劳山南麓。陶行知 (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中国著名教育家。长期从事平民教育,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一二

  • 江陵府

    唐上元元年(761)升荆州置,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约当今湖北枝江县以东、潜江县以西、荆门市以南地区。南宋曾一度改为荆南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上路总管府,天历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