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山寺

灵山寺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长江南岸灵山墩上。《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灵山寺“张芸叟《南征录》:灵山在繁昌县东(西之误)二十里。寺踞山顶,殿阁重复。土俗云灵山寺。杜牧之有《题灵山寺行坚师院》诗”。《清一统志·太平府二》:灵山寺“在繁昌县西北四十里灵山墩”。

②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八十里、宜阳县城西十里灵山腰。传说周灵王陵墓在此,故名灵山。又名凤凰山。山上有刹原名报中寺,后因山易名灵山寺。该寺创建于金大定三年,即南宋隆兴二年(1164),创始僧人为憨体老祖。寺大门前有一迎壁,上书“灵山寺”三字。寺内主体建筑有山门、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楼以及左右配殿六座。寺东围墙外有泉池,名凤凰泉。泉东南有塔十五座,排成有序的塔林,与少林寺塔林、风穴寺塔林等被列入全国现存八大塔林之一。


(1)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灵山墩。(2)金大定三年(1163年)建,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灵山(又名凤凰山)上。


猜你喜欢

  • 故尉城

    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故尉城,在县西北七十里。孙权以程普为长沙县西部都尉,以防关羽,因立此城。”

  • 米脂水

    即今陕西米脂县之东沟。《方舆纪要》卷57米脂县“无定河”条下:米脂水“在县治东南。《志》云:地沃宜粟米,汁如脂,因名。西流入无定河”。

  • 招贤集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三十五里招贤镇。清嘉庆 《莒州志》 卷3有招贤集。

  • 塔下堡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龙川县: 塔下堡 “在县西北,水道出江西安定、安远二县界。又有浊溪、高涧诸处,旧皆为哨守处”。

  • 郑通支线

    从吉林郑家屯 (今双辽) 至通辽 (今内蒙古通辽市)。长115公里。为四洮铁路支线。1921年修筑。今为大 (虎山) 郑 (家屯) 线的北段。

  • 黑泉

    在今云南昌宁县南部。《清 一统志· 永昌府》: 黑泉 “在湾甸土州。泉色如黝漆,涨时飞鸟过之即坠,人犯之立毙”。集镇名。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部、黑河西岸。黑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60。明代设黑泉驿

  • 大阜山

    又名大父山、大府山。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 《水经·沔水注》:洞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西南流,谓之白水”。《清一统志·襄阳府一》:大阜山“在枣阳县东六十里。一名大父山”。(1)古山名。在今山东省临

  • 石纽村

    在今四川汶川县(威州镇)西南四十里飞沙关。一说在北川县西北禹里羌族乡。《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也。”《续汉书·郡国志》广柔县刘昭注:“《帝王世纪》曰:“禹生石纽。县有石纽邑。”

  • 蓬莱驿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蓬莱驿 “在府西迎恩门外。唐曰西亭驿,宋曰仁风驿,明朝改今名”。

  • 金刚髻山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方舆纪要》 卷103惠来县: 金刚髻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尖峰秀拔,渔舟出海归路,视此为准”。《清一统志·潮州府》: 金刚髻山 “在惠来县东六十里。周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