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河
源于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东经任县汇入大陆泽。《清一统志·顺德府一》:牛尾河“一名响水河,俗以府城旧名卧牛城,故呼为牛尾河。源出邢台县治西北之瓦瓮泉,东流汇达活、野狐诸泉,又东北百泉之支水入之,又东北入任县境,其分支环任县城为濠,仍与正流会,东入于大陆泽”。
源于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东经任县汇入大陆泽。《清一统志·顺德府一》:牛尾河“一名响水河,俗以府城旧名卧牛城,故呼为牛尾河。源出邢台县治西北之瓦瓮泉,东流汇达活、野狐诸泉,又东北百泉之支水入之,又东北入任县境,其分支环任县城为濠,仍与正流会,东入于大陆泽”。
古河名。在今河北清河县西。《汉书·地理志》 清河郡信成县:“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东北至蓨入漳水。”今湮。
又名洛女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清一统志·西安府》: “洛女陂” 条引 《三辅旧事》: “洛女冢南有洛陂,俗号曰洛女陂。”
又名吐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霍林河 (呼林河) 河源处。《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兔儿山。
在今安徽萧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9萧县:大蒙山“在旧县东二十里。其相接者,曰小蒙山”。
即今河南滑县东白道口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白道口,距城四十五里。”
①西魏分涪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隋开皇初废入巴西县。一说西魏末改涪县置,隋开皇元年(581)避庙讳改为巴西县。此从《隋书·地理志》。②1913年改巴州置,次年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即今四川巴
在今江西龙南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龙南县: 窎源水 “在县西北二十里。《通志》云,源出峰门犁壁山,合上坪岭、鹞岭、窑坑诸水,至窎口溪入三江口水 (今桃江)”。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 置,属广平郡。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二十二里。东魏天平初废。隋开皇十年 (590) 复置,属磁州,移治今肥乡县。大业初属武安郡。唐属洺州。元属广平路。明属广平府。民国初属直
也称漳厦铁路。自今福建厦门市西嵩屿,西至龙溪县 (即漳州) 止。全长45公里。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开工,宣统二年 (1910) 完成嵩屿至江东桥段长28公里。其余因资金不足,工事停顿。193
①亦作鲇鱼石关。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四十里。为明长城关口之一。《明史·朵颜传》: 正德十年 (1515),“花当子把儿孙以千骑毁鲇鱼关,入马兰谷峪大掠”。②在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东北鲇鱼铺。其旁有鲇鱼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