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石口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为外长城要隘。口南有独石口城。《清一统志 ·宣化府》: 独石口 “在赤城县东北一百里,府东北三百十里。其南十里为独石城”。
在河北省赤城北,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势险要。明初建城,为宣府镇的屏藩。宣德五年(1430年)移开平卫于此。正统末陷于瓦剌,景泰中恢复,此后屡次增筑,为上北路参将驻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并卫入赤城县。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为外长城要隘。口南有独石口城。《清一统志 ·宣化府》: 独石口 “在赤城县东北一百里,府东北三百十里。其南十里为独石城”。
在河北省赤城北,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势险要。明初建城,为宣府镇的屏藩。宣德五年(1430年)移开平卫于此。正统末陷于瓦剌,景泰中恢复,此后屡次增筑,为上北路参将驻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并卫入赤城县。
①即今安徽歙县东四十五里深渡镇。以新安江深潭渡口为名。宋置深渡寨。《寰宇记》 卷104歙县: 深渡 “在县东一百一十里,与睦州分界。从新安江上,崇山峻流,爽气尤异。欲到州界,峰峦掩映,状若云屏,实百城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元通镇。清光绪《崇庆州志》卷3:元通场“滨文井江,烟火数千家,诸市俱全”。
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南猛拉。清设掌寨。
1944年析绥德、米脂、清涧、子长等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在马蹄沟镇(今陕西子洲县西)。为纪念刘子洲烈士,故名。旋迁治双湖峪镇(今子洲县)。在陕西省北部。属榆林市。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30.7万。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乌岩山“在香山县(今中山市)东南七十里。东北抵云梯,西北抵相合,西界香炉,北为千秋岭、红旗峒诸山,迤逦赴海,岩崖幽暗,人迹罕到。宋末,邓光荐避乱居此”。南宋邓
(崙) 城 西晋时焉耆国地。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境。《晋书·四夷传·焉耆》: 沙州刺史杨宣经理西域,以张植为前锋攻焉耆国,“军次其国,(龙) 熙距战于贲仑城,为植所败”。
亦名武城。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长江北岸沙口村。《梁书·武帝纪》: 南齐中兴元年 (501),“吴子阳等进军武口,高祖乃命军主梁天惠据渔湖城,唐修期、刘道曼屯白阳垒,夹两岸而待之”。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兴古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属梁水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
即今山东莱西市北三十四里南岚乡。旧属莱阳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莱阳县西北有南岚集。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贺兰县东南金贵堡。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金贵堡 “有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