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山
亦作元武山。又名三隅山、三堆山。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元和志》卷33玄武县:玄武山“在县东二里。山出龙骨”。《寰宇记》卷82玄武县:玄武山,“《九州要记》云: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鹿尾入贡。又《华阳国志》云:玄武山一名三隅,在县东二里。其山六屈三起, 山出龙骨”。
亦作元武山。又名三隅山、三堆山。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元和志》卷33玄武县:玄武山“在县东二里。山出龙骨”。《寰宇记》卷82玄武县:玄武山,“《九州要记》云: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鹿尾入贡。又《华阳国志》云:玄武山一名三隅,在县东二里。其山六屈三起, 山出龙骨”。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阳县置,属纪州。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大业初属陇西郡。唐贞观三年(629)省入陇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安阳县改名。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属陇西郡。唐贞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四十里郭家堡乡墩湾村。《汉书·地理志》 师古注: “本鱼泽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 西凉王李暠曾为效谷令
①明嘉靖三十年(1551)置,属宁夏卫。治所在平虏城(今宁夏平罗县)。清初改为平罗所,雍正二年(1724)改为平罗县。②即平远千户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南豫旺镇。《明史·地理志》 固原州:“东北有平虏守
一作双河口市。即今湖南宁乡县东北双江口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茶园市”条:双江口市“在县东三十里沩江北岸”。
唐天宝元年(742)改招义县置,属招义郡。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七十里。乾元元年(758)属罗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废入吴川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招义县置,治今广东省廉江市西北。
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7安塞县:天泽山“在县(今沿河湾镇)东五里。上有天泽泉”。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古现镇。《元和志》卷11牟平县:“在牟山之阳,其地夷坦,故曰牟平。”西晋省。后复置。北魏属东牟郡。北齐移今蓬莱县东南五十里马岭山之南。唐贞观元年(627)废。麟
即今海南琼山市东之南渡江。《新唐书·地理志》: 舍城县 “以舍城水名”。
明置,属广宁卫。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北三十里正安满族镇。明《辽东志》卷3:镇安堡“堡西正安堡可安伏”。
在今蒙古国东北肯特省北鄂嫩河滨。《元史·太祖纪》:先王孛端叉儿“独乘青白马,至八里屯阿懒之地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