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泉山

玉泉山

①西山分支。在今北京市海淀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玉泉山”条:“山以泉名。泉出石罅间,潴而为池, 广三丈许, 名玉泉池。……池东跨小石桥,水经桥下,东流入西湖,为京师八景之一,曰玉泉垂虹。”群泉注入昆明湖,折向东南流入北京城,为金中都、元大都重要水源。

②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南二十里。《清一统志·彰德府一》:玉泉山“有玉泉谷,故名。有望仙、朝霞、迎霞三峰。有溪曰甘露溪,滴乳泉”。

③一名覆舟山,又名堆蓝山。在今湖北当阳市西三十里。《舆地纪胜》卷78荆门军:玉泉寺“在当阳县西南二十里。山曰玉泉山。陈光大中浮屠知��自天台飞锡来居此山”。《方舆纪要》卷77当阳县:玉泉山“山有泉色白而莹。本名覆船山。三国时易今名。隋置玉州以此”。

④在今云南富宁县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卷87广南府:玉泉山“在富州西北七十里。山顶有泉,飞流如素练。下有石池,清碧回旋,溢流于西洋江”。


(1)在北京市颐和园西,为西山东麓支脉。旧以泉胜,山以玉泉池得名。东南麓原有泉水潴成泉湖,东注入昆明湖,折向东南经长河流入北京城,历为北京重要水源。20世纪70年代中期泉水断流。山下有静明园,为辽代玉泉山行宫和金代芙蓉殿行宫遗址。清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改名澄心园。康熙十九年(1680年)增修很多园林建筑,于三十一年改称今名。旧有十六景,乾隆时又增十六景。楼、阁、亭、馆、佛塔依山而筑,交融在山泉林木之间,秀丽和谐。大部已为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破坏。现存华藏塔、玉峰塔、香岩寺、华严洞、玉龙洞等为最著名。(2)又称堆蓝山。在湖北省当阳市城区西南。形如巨船覆地,曾名覆船山。山北有温泉珍珠泉,隋开皇年间改名玉泉,山依泉名。最高点海拔370米。山体由红色砂页岩构成。奇洞怪石,幽谷曲溪,景色秀丽。历代名人题咏颇丰,有“三楚名山”之誉。辟有国家森林公园。东麓的玉泉寺和玉泉铁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浈阳驿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旧芙蓉驿置,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明初置,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南。

  • 义兴县

    ①北魏永安三年(530)置,属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东魏天平初废。②南朝梁置,属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市东北。东魏为城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纯义县。③南朝梁侨置,属岳安郡。治所在

  • 万寿湫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4三水县“梁渠川”条下:万寿湫“唐大历八年,因风雷而成,民资以灌溉”。

  • 侯溪镇

    北宋置,属永川县。在今四川永川市 (永昌镇)。

  • 京城

    ①即今江苏镇江市。《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孙韶伯父河 “为将军,屯京城”。即此。②六朝时通称都城建康 (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为京师或京邑,亦称京城。《陈书·后主纪》:祯明三年 (589),隋

  • 龙塘寨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北三十八里龙塘乡。《方舆纪要》卷80安化县:“《志》云,宋时茶法甚严,县境伊溪、澬江滨,皆产茶,民趋利攘窃,遂啸聚为乱。因议于澬江、龙塘建砦,命将统兵戍守,民赖以安。”

  • 临夏砦

    北宋置,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南。《宋史·地理志》 绥德军: 临夏砦 “地名啰岩谷岭,元符元年筑城,赐今名”。元废。

  • 同庆府

    南宋宝庆三年(1227)升成州置,治所在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成县地。元复为成州。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成州置,治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成县。蒙古复降为成州,属巩昌

  • 嵊山

    在今浙江嵊县北三十里剡溪东岸。《水经·渐江水注》: “江水北径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林森蔚,沙渚平静。”曾名神前、陈钱、尽山。在浙江省东北部海中,为舟山群岛北部岛屿,西邻枸杞岛。属马鞍列岛。面

  • 桃乡侯国

    西汉鸿嘉二年 (前19) 封东平思王子宣为桃乡侯国于此,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四十里南陶。东汉废。西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封东平思王子宣为桃乡顷侯,以故桃邑置桃乡侯国,治今山东省汶上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