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前272) 置,治所在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元和志》 卷21:“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 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桐柏县以西,湖北丹江口市以东,河南鲁山县以南,河南
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北。《水经·渭水注》:白渠 “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水经注疏》:“守敬按,《地形志》 莲芍县有据城。据、居音近,疑即居陵城也。”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南巴彦塔拉镇。1947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巴彦塔拉”,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甸子”。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今治保康镇。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城东部。原名和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永宁卫。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高浦。清顺治十四年(1657) 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高浦。属永宁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在今湖北鄂州市东。《水经·江水注》:“江中有节度石三段,广百步,高五六丈,是西阳、武昌界,分江于斯石也。”《方舆纪要》卷76武昌县“芦洲”条下:“又县东三里江中,有节度石三,亦作接渡石。相传子胥去楚,
又作承县。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西北一里。以氶水所经而名。西晋元康元年(291)为兰陵郡治。南朝宋属兰陵郡。东魏武定五年(547)仍为兰陵郡治。隋大业初改兰陵县。唐武德四年(62
一名函山。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二十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6:“齐郡函山有鸟,足青,咀赤,黄素翼,绛颡,名王母使者。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长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常令鸟守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方舆纪要》卷64沙州卫:王子庄“在沙州东。正德十年,吐鲁番由此内犯”。
在今吉林汪清县东绥芬河上游地方。《明孝宗实录》卷197:弘治十六年(1503),“阿速江卫并埇坎、苏分地面野人……俱欲朝贡”。
①南朝梁置,为北随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西魏为南阳郡治。隋大业初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厉城县置,属汉东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北。唐武德五年 (622)废。③明洪武元年 (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