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寺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南琉璃寺镇。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
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于此设拳场。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南琉璃寺镇。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
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于此设拳场。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唐天祐二年(905)改阜城县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五代唐复为阜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避父讳,改阜城县置,治今河北省阜城县。属信都郡。五代唐复改阜城县。
在今福建福州市区乌石山东麓。唐贞元十五年 (799) 始建,原名无垢净光塔。唐末毁。五代闽永隆三年 (941) 闽王王延曦在遗址上重建,改今名。俗称乌塔。现存塔为七层,八角形,高35米。用花岗石砌造。
即今甘肃泾川、灵台一带平川之地。《魏书·尒朱天光传》: 北魏建明元年 (530) 万俟醜奴 “谓以为实,分遣诸军散营农稼,在岐州之百里径 (细) 川”。《资治通鉴》: 唐武德元年 (618),泾州镇将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与原平县接界处。《方舆纪要》 卷40忻州: 猫儿寨“在州北忻水东,亦曰猫寨,元时戍守处也。明朝正统末,北寇深入,官军拒守于寨口,寇不能陷”。
清雍正七年 (1729) 筑城,属松潘厅。在今四川南坪县西隆康乡。城周一百四十丈,有官兵戌守。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废戎州都督府改置,治所在朗州 (今云南曲靖市北十五里三岔)。辖境北有云南东北部,东有贵州普安、兴义,西至怒江,南抵曲江、盘江。永徽三年 (652) 废。
一名小董镇。即今河南武陟县西三十一里小董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小董村。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北小董镇。明洪武五年(1372年)于此置沿海巡检司。
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水经·淇水注》:“浮水故渎,又东径箧山北。《魏土地记》 曰: 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长七里。” 《寰宇记》 卷65盐山县: “箧山,一名峡山,在县东南四十里。”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浔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贵港、平南等县市地。清属广西省。民国初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浔州路置,治桂平县(今广西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