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口堡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三十里瓦窑口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瓦窑口堡“嘉靖三十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七里, 内东烟墩极冲。嘉靖中,寇由宣府膳房堡入, 由此堡出”。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三十里瓦窑口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瓦窑口堡“嘉靖三十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七里, 内东烟墩极冲。嘉靖中,寇由宣府膳房堡入, 由此堡出”。
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后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后废。
又作陇干城、笼干城。北宋筑,即今宁夏隆德县。《元丰九域志》卷3顺德军:“庆历三年,以渭州陇竿城置军。”即“笼竿城”。
唐武德初改领方县置,属南方州。治所在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贞观五年 (631) 为宾州治。天宝初为安城郡治,至德二载 (757) 为岭方郡治,乾元初为宾州治。北宋开宝六年 (973) 移治今宾阳县北十
俗名大河。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宁远水,“《元和志》云,去废宁远县一里”。
一称娄关、太平关。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大楼山上。为黔北险关。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大败国民党军队。又称娄关、楼山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城区北,遵义、桐梓二县交界处。为大娄山重
在今陕西高陵县北。《水经·渭水注》:“白渠又东,枝渠出焉,东南径高陵县故城北。” 即此。《方舆纪要》 卷53高陵县: 南白渠,“白渠自泾阳县来,分三限。中白渠首受太白渠入县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东南流
在今安徽来安县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 赵王城在 “县东北二十五里,相传寇乱时,有赵、王二将屯此”。
①在今河北丰宁县满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 《口北三厅志》 卷2: 黑龙山 “独石口东北一百里”。②亦名龙山。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隋书·地理志》: 海丰县 “有黑龙山”。《清一统志 · 惠州府》: 黑龙
唐武德初置,为靖州治。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市北部靖安坝子。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初置,治今云南省大关县附近。为靖州治。天宝末年废。
北宋置,属东莞县。在今广东珠海市东北唐家镇。《元丰九域志》 卷9: 东莞县有 “桂角、香山崖二银场”。北宋属东莞,在今广东省珠海市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