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光蔡
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改淮宁军置,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贞元十四年(798)改名彰义军。
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年)以淮宁军节度使改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贞元十四年(798年)加号彰义军。
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改淮宁军置,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贞元十四年(798)改名彰义军。
唐方镇名。大历十四年(779年)以淮宁军节度使改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贞元十四年(798年)加号彰义军。
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当曲西岸。为清代西藏拉萨至西宁驿站之一。乾隆《卫藏通志》卷4:伊克诺木罕乌巴什“六十里至吉利布拉克”。
隋代蓟城行宫。在今北京城西南。《隋书·炀帝纪》: 大业七年 (611),“至涿郡之临朔宫”。即此。隋代蓟城行宫。在今北京市区西南。《资治通鉴》:大业七年(611年)四月,东征高丽,炀帝“车驾至涿郡之临
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神头村。《清一统志·潞安府》: 神头镇 “在潞城县东二十里”。(1)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部。面积16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东神头。人口1540。因附近有神头泉,故
①南朝宋置,治所在安康县(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汉阴县地。北周郡县同移治今石泉县东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金州置,治所在西城县(今
①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元和志》卷26温州:华盖山“在州东一里”。《寰宇记》卷99温州永嘉县:华盖山“周回九里,遥望如华盖。有涌泉,旱则水不减,雨则水不加”。②即百丈山。在今福建莆田县西北八十里。《方舆
①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四十五里淮河中。《水经·淮水注》:“淮中有洲,俗号关洲。”即此。②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8枝江县“芦洲”条下:“漷洲之下曰关洲,约广三十余里。利种柿,多民居。”
明置,即今青海平安县。乾隆《西宁府新志》卷9:平戎城“明洪武十九年置平戎马驿,嘉靖元年置防守官”。清仍设驿丞。
即车后营。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滦阳乡。《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三屯营” 条下: “滦阳营,《郡志》 谓即辽所置滦河县也。县属泽州,金废。明初置滦阳营于此。隆庆初亦为三屯营兵驻顿处,改今名 (车
即1935—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析置靖边县。治所在青杨岔(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靖边县东部析置。1938年初撤销,仍并入靖边县。
明置,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明《辽东志》 卷2: 前屯城 “洪武己卯年都指挥曹毅因瑞州旧址修土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宣德、正统间备御毕恭、邓铎前后包砌,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六里二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