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溪
东阳江支流。即今浙江东阳、义乌二市南之南江。《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画溪 “出大、小盆山,环绕县南境,合诸溪水而西北出,群山萦回,草木如画,因名”。同卷义乌县: 画溪 “自东阳县西流至此,为洋滩渡,又西合东江”。
东阳江支流。即今浙江东阳、义乌二市南之南江。《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画溪 “出大、小盆山,环绕县南境,合诸溪水而西北出,群山萦回,草木如画,因名”。同卷义乌县: 画溪 “自东阳县西流至此,为洋滩渡,又西合东江”。
①即今山西沁县西郭村镇。《清 一统志·沁州》: 郭村镇 “在州西少南二十五里。有寨”。②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南六十里郭村乡。《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西南有宏潭巡检司,后移于郭岩前”,即此。(1
又名灵溪水、思勤江。即今广西钟山县西思勤江。《元和志》 卷37富川县: “灵溪水今名富江,去县西二里。” 《寰宇记》 卷161富川县: “富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州思勤县。其水灌注田畴
元改西高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后改为高罗寨长官司。
①东晋永和七年 (351) 置,属广州。治所在元溪县 (今广东德庆县东)。南朝宋初移治龙乡县 (今广东罗定市南),元嘉中移治端溪县 (今广东德庆县)。南齐移治威城县 (今广东郁南县南),梁复治端溪县。
在今福建大田县北双髻山上。《清一统志·永春州》:四海寨“在大田县后双髻山。平广可容数百人,四围壁立,一径旋绕而上”。
1914年由川东道改置,属四川省。治巴县(今四川重庆市)。辖境约当今四川万源、宣汉、达川、渠县、大竹、垫江、长寿、江北、武胜、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以东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川东道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卷86蒙化府:石母山“在府城北七十里。产石黄(《方舆纪要》作“出石黄及雄黄”),下有泉,为赕中溪,南入罗盘江”。
1912年置,属四川昌都府,后划归川边特别区。1939年后属西康省。驻江卡(今西藏芒康县西)。后设江卡宗。旧县名。1912年由江卡委员辖地改置,治江卡(今西藏芒康县嘎托)。1950年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
西魏置,治所即今陕西渭南市北下吉镇。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今陕西省渭南市北下吉镇。属雍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渭南市北部。隋开皇初废。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五十五里堤头乡。清移窑圻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