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马寺

白马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三里。东汉永平十一年(68)建,为中国最早佛寺之一。《魏书·释老志》:“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4:“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张)缵至襄阳,(萧)詧推迁未去,但以城西白马寺处之”,即此。

③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于谨等攻克江陵,元帝“白马素衣出东门……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即此。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邙山南麓,临洛河。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誉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传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取经,在月氏遇来自天竺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四人同行,并用白马驮经迎回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几经兴废,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重修。原寺规模雄伟,今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建筑。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竺法兰两僧墓。大雄殿内有元代“夹纻干漆”佛像造像,寺门前两匹石马为宋代遗物。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都有较高艺术价值。寺东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建齐云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 马 寺


猜你喜欢

  • 周老嘴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五十二里周老咀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周老嘴集 “在监利县北、接安陆府潜江县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一度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湘鄂西特委、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等均驻此

  • 白汉洛

    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东北四十七里白汉洛。怒语“白汉”为较高,“洛”为凹地。因村处低凹处,故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于此建天主教堂,三十一年(1905)怒、藏各族群众举行反法国传教士斗争,史

  • 蛤湖

    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蛤湖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有石磜百丈,瀑淙飞下入湖。湖中多蟹蛤,故名”。

  • 泸江水

    即今金沙江流经云南昭通市西至四川宜宾市一段。东汉称泸江水。《水经·若水》: 若水 “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泸江水,又东北至僰道县入于江”。郦道元注: “泸水又下合诸水,而总其目焉,故有泸江之名矣。”

  • 卫拉特

    即厄鲁特。明末清初,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等部总称。游牧于今新疆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北地区。

  • 富国场

    ①在今天津市东。清乾隆 《天津县志》 卷9: 富国场 “初在静海县咸水沽,今移往天津东”。盛产海盐。清设盐使,后废。②元大德年间置富国盐场,属沾化县。即今山东沾化县治富国镇。《清一统志·武定府》: 富

  • 石椁口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水经·湘水注》:“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

  • 龙脑桥

    在今四川泸县西北六十二里大田乡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间建。因桥东原有龙脑寺,桥以寺名。为石墩石梁平桥,桥长54米,宽1.9米,高4.5米。桥面由三十块长360厘米、宽95厘米的石板铺成。有桥墩十四座, 由

  • 唐河堤

    在今河北肃宁县南。《方舆纪要》 卷13肃宁县: 唐河堤 “在县南二十里。《志》 云: 县西接保定府蠡县界二十里,堤起自蠡县之三岔口,东至韩村张王口,回曲五十余里,口岸凡十八处”。

  • 保岩山

    在今甘肃灵台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 保岩山 “山势峭拔,回旋百折,巅有泾台,登之望见百里外。其下尝有云雾。又有温、冷二泉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