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盐铁塘

盐铁塘

①又名内河。在今江苏太仓市境内。《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 盐铁塘 “在州城北。旧经城中,南越娄江,流十二里入嘉定县界,又南注吴淞江,北流四十里入常熟县界,又北注白茅塘。昔时每浚此以通娄江淀淤。南北群川,多汇于此”。《清一统志·太仓州一》: 盐铁塘,“ 《州志》 云: 经州城中,一名内河。在城南者曰南盐铁,又南十二里入嘉定界,注吴淞江; 在城北者曰北盐铁,又北四十里入苏州府常熟县界白茆塘,至常州府江阴县注扬子江”。

②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三吴水利录》 卷3(元) 周文英书: “盐铁塘一带南北相贯,跨涉昆山、嘉定、常熟三州,从东北通连杜漕、横塘、白茅浦塘、茜泾入海,西接芝塘、直塘、昆城湖、华荡、练塘所潴常州界运河诸处之水及娄门官渎,杨城湖所接太湖之水。” 《方舆纪要》 卷24常熟县: 盐铁塘 “在县东北五十里。《旧志》 云: 在白茆之南,亦名内河,西接江阴,东越昆山。唐太和中疏此,缭绕数百里”。


又称内河。古代运盐、铁得名。在江苏省东南部张家港、太仓、常熟等市和上海市嘉定区境内。张家港市境段形成于汉以前。唐太和中浚深常熟市境段。明、清多次拓浚,逐渐形成。西起张家港市杨舍镇,东南流经西旸入常熟市福山镇,经窑镇、太仓市直塘镇和新丰镇至上海市嘉定区,于黄渡入吴淞江。全长112千米,河宽约30米。为两岸各地区主要引排调节河道及重要航道。沿岸风光秀丽,水产丰富。


猜你喜欢

  • 白塔洋

    今浙江绍兴市南鉴湖的俗称。《明史·地理志》会稽府山阴县:“南有鉴湖,长十四五里,俗曰白塔洋,有若耶溪合焉。”

  • 金沙谷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资治通鉴》: 五代梁贞明元年 (915),蜀将 “王宗绾等败秦州兵于金沙谷”。即此。

  • 兴州中屯卫

    明洪武中改兴州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永乐元年(1403)迁治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河北省承德市西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属北平

  • 大佘太村

    又作佘泰。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之大佘太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萨拉齐厅西境置五原厅,初设治于此,次年改设于兴盛旺。1926年于此置大佘太设治局, 1933年改名安北设治局,1942年改设安

  • 弹子石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岸弹子石。清乾隆《巴县志》 卷2: 弹子石 “岷江南岸”。为南岸渡江入市主要津渡之一。

  • 红花山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红花山在“卫南十五里。有屯田,名红花屯,岷江所经也”。

  • 望春宫

    隋开皇中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大业初改为长乐宫。唐复曰望春宫。《新唐书·地理志》 万年县: “有南望春宫,临浐水,西岸有北望春宫,宫东有广运潭。”隋、唐行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浐水西岸。隋开皇中建,大

  • 营前镇

    即今江西上犹县西北营前镇。清时有县丞驻此。(1)在福建省长乐市西部、闽江下游南岸。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营前,人口1.2万。原名瀛洲,传明戚继光于此扎营抗倭,故名。1958年设营

  • 羌塘

    一称章塘。藏北高原的藏语称谓。又称章塘。“藏北高原”的藏语称谓。

  • 郹氏

    又作垂葭。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左传》: 定公十三年 (前497),“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郹氏”。杜注: “垂葭改名郹氏。高平巨野县西南有郹亭。”即“垂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