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相国寺

相国寺

一名大相国寺。在今河南开封市内。


在河南省开封市内。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战国时为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始修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乃赐名大相国寺,并御书题额。寺广545亩。明末黄河泛滥,开封被淹,建筑全毁。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现存清代建筑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重檐歇山,斗栱层层相叠,黄绿琉璃瓦覆盖。殿与月台周围绕以白石栏杆。八角琉璃殿中央高亭耸起,四周游廊附围,顶盖琉璃瓦件,翼角皆悬铃铎。殿内置木雕密宗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巨像,高约7米,全身贴金,相传为一棵大银杏树雕成,精美异常。钟楼内存清代巨钟一口,高约4米,重万余斤,有“相国霜钟”之称,为“开封八景”之一。


猜你喜欢

  • 凉水泉子

    ①即今辽宁西丰县南凉泉镇。伪满康德五年 《西丰县志》 卷4: 凉泉 (镇) 在 “ (县) 南五十里”。②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图们江北岸凉水镇,隔江与朝鲜对境。清光绪 《珲春境内村屯里数》: 西 “凉水

  • 南并州

    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地。三年 (620) 移治新安废镇 (今宣汉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 隈沙河

    即苇沙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沙河。

  • 一名汾陉、汾丘。春秋战国楚邑。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子庚帅师治兵于汾”。杜注:“襄城县东北有汾丘城。”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左

  • 坊州

    唐武德二年(619)分鄜州置,治所在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南)。因州界马坊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黄陵、宜君二县地。天宝元年(742)改置中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坊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废入鄜州

  • 加级沟

    即夹皮沟。今吉林桦甸市东南二百九里夹皮沟镇。

  • 北戏村

    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北四十里北溪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深州图:东北有北戏村。

  • 森尼木台

    一作胜金台。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胜金乡。乾隆 《西域图志》 卷31辟展:森尼木台 “自连木齐台西至此七十里”。

  • 埭溪市

    即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棣溪镇。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设巡司于此。

  • 满沟

    又名甜草冈。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1938年肇东县移治于此,改名肇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