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山镇

石山镇

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北三十里石山镇。民国《奉天通志》卷78锦县:“石山站村本以十三山得名,后简称曰十三站,更易十三为石山,遂成今名。”


(1)在辽宁省凌海市东北部。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山站,人口 4950。以山得名。明称十三山驿,清置十三山站,后变为石山山站。《奉天通志》锦县:十三山“村为明十三驿故址,清为十三山站,本以十三山得名,后简称之曰十三站,更易‘十三’为‘石山’,遂成今名”。1949年设十一区。1958年改石山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置镇。主产玉米、高粱等。有纤维、玻璃制品、铝制品等厂。有花岗石矿、石材加工业。京哈铁路、102国道经此。名胜有石山。(2)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西部。面积119.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山,人口600。1950年成圩。因处火山喷发区,遍地火山喷出岩,火山锥起伏,故名。建国初属琼山县第五区。1958年属长风公社,翌年分立石山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改镇。2002年美安镇并入。产甘蔗、稻。盛产龙眼、荔枝、柑橘等。有农机、榨油、家具等厂。有公路通224国道。名胜古迹有马鞍岭火山口、仙人洞、儒符石塔(宋代)。


猜你喜欢

  • 崂山

    即劳山。在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北。《南史·明僧绍传》: 僧绍 “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即此。(1)山名。(1)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境内,临崂山湾、黄海北岸。古称劳山、牢山,唐、元时名辅唐山和鳌山。

  • 卞桥镇

    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余里。古为卞邑。春秋时鲁庄子食邑于此。《春秋》:僖公十七年(前643),“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即此。桥跨泗水上,称为卞桥。镇以桥名。在山东省平邑县东部。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4

  • 乌聊山

    即今安徽歙县城内之长清山。《三国志·吴志·贺齐传》:歙帅“毛甘万户屯乌聊山”。《元和志》卷28歙县:乌聊山“在县东南二百六步,上有毛甘故城。后汉末,贼毛甘万户屯于此,吴将贺齐讨平之”。隋末,汪华亦据此

  • 上口村

    即今山东寿光县东北三十四里上口镇。清嘉庆《寿光县志》有上口村。1983年设镇。

  • 木瓜溪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29:木瓜口河在“厅西五十里。其源一发自广线垭;一自西沟,二水合流至篾子坝合汪家河,至木瓜口合庙坝入平坝河”。《明史·杨嗣昌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中败

  • 博罗呼济尔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塔尔迪库尔干东南哥鲁包夫斯克。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奎屯卡伦乃西北行,经图尔根河源北岸山阴,凡三十里至博罗呼济尔卡伦。”

  • 淮西

    ①地区名。亦称淮右。隋唐以前,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所以习称今皖北、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史记·荆燕世家》: 汉高帝六年 (前201),立 “

  • 唐龙镇

    即唐隆镇。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

  • 防山

    ①即今山东曲阜市东三十里防山。峰如笔状,故又名笔架山。《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即此。②在今湖北郧县境。《隋

  • 成都前卫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前卫街。《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前卫“在府治南六里”。后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