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祁县

祁县

①春秋晋置,治所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七里祁城。西汉属太原郡。北魏太和中移治今祁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十年(590)复置祁县,属并州。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②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夏邑县东北。西汉改为祁乡县。

③1913年改祁州置,属直隶保定道。治所即今河北安国市。1914年改为安国县。


(1)旧县名。1913年由祁州改置,治今河北省安国市祁州镇。1914年因与山西省祁县重名改名安国县。(2)今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汾河东岸。属晋中市。面积825.9平方千米。人口25.7万。辖6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昭余镇。春秋时晋大夫祁奚邑,因名祁;又因古有昭余祁泽薮,故别名昭余。城邑在今县东南古县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以贾辛为祁大夫。”战国属赵。西汉置祁县,属太原郡。西晋武帝时县治迁徙今县东南祁城村。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再迁县治至今址。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620年)于太谷县置太州,县属之;六年废太州,祁县仍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后属太原府。五代、北宋及金因之。元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祁县、太谷合并。1961年二县分治,恢复祁县,属晋中地区。1999年属晋中市。地处晋中盆地中部。汾河、昌源河、乌马河、滹溪河、阎灿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为主。盛产苹果。工业有机械、化工、酿酒、纺织、化纤、玻璃、建材等。同蒲铁路、108、208国道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乔家大院、镇河楼、梁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麓台龙洞、祁奚父子墓等。


猜你喜欢

  • 沙子街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四十里沙子镇。清设县丞驻此。清王闿运《湘军志》卷11:咸丰七年(1857),“平乐寇用战艇依水通粮,筑屯平乐北二塘墟、沙子街,阻险自固”。

  • 白草原

    在今河南襄城县南。《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裴度过襄城南白草原,淮西人以骁骑七百邀之”。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年),裴度征淮西,“过襄城南白草原,淮西人以

  • 太平镇

    ①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太平河村。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龙厅图:北有太平河。②北宋置,属涟水县。在今江苏涟水县北。③北宋置,属仙游县。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④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西北。《元丰

  • 古楼子

    即今辽宁宽甸满族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古楼子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宽甸县图:西南有鼓楼。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宽甸县古楼子产金。

  • 鹿角场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东北鹿角镇。清乾隆 《巴县志》 卷2: 鹿角场 “离城四十里”。

  • 隆镇卫城

    元大德年间,指挥使哲彦布哈所建。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1328),燕铁木儿奉怀王于大都,与上都相持于隆镇卫,“隆镇卫指挥使斡都蛮以兵袭上都诸王灭里铁木儿、脱木赤于陀罗台,执

  • 申港

    ①一名申浦。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其水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戚墅堰,合于三山石堰。北流入大江。《宋史·河渠志七》 常州水:“隆兴二年,常州守臣刘唐稽言:‘申、利二港,上自运河发源,经营回复,至下流析为二

  • 上费溪

    在今贵州印江县北。《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上费溪“在府东北百里。旧费州以此名。北流入四川黔江县界,亦曰黔江。又东北入湖广施州界,谓之清江”。

  • 汉兴县

    ①东汉末置,属会稽南部都尉。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改名吴兴县。《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东汉建安八年(203),洪明等五人“各率万户,进屯汉兴”,吴将贺齐自建安进讨,破之。即此。

  • 巴达哈伤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一带。《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达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