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砦
北宋置,属永州。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福田乡。熙宁六年 (1073) 废。
北宋置,属永州。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福田乡。熙宁六年 (1073) 废。
即今四川仪陇县西南新政镇。唐于此置新政县。清设巡司、县丞。民国设县佐。
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二十里黄龙镇。明嘉靖 《南安府志》 卷18: 大庾县有黄龙铺。
南朝宋置,属海昌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信宜二市县境。梁以后废。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二十里。民国 《建阳县志》 附图: 县东北有彭墩街。
明洪武八年(1375)改广东都卫置,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清废。
在今北京市通县南门外。光绪 《通州志》卷2: 宝通寺,“明天顺七年,内监张文锋建,敕赐额名宝通”。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牛渚水在“府东北九十里。自藤峡分流,为瑶贼出没处。……流入浔江”。
即今江苏阜宁县东北二十二里蛤蜊港。清光绪 《阜宁县志》 卷2 《津梁》: 有蛤蜊港渡。集镇名。在江苏省阜宁县东北部、蛤蜊港汇入射阳河处。合利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00。明初以聚落河畔盛产蛤蜊而得名。
地区名。即河西。指今甘肃、青海黄河以西地区。《晋书·张轨传》: “永宁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于是鲜卑反叛,寇盗以横,轨到官,即讨破之,斩首万余级。遂威著西州,化行河右。”古地区名。又称河西。指今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乐县 (今广东阳山县南)。隋开皇九年 (589) 废。南朝梁置,治梁乐县(今广东阳山县南)。属南合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山、怀集等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