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二年(628)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境。十一年(637)废入南川县。
即今四川乐至县东南回澜镇。清道光 《乐至县志》 卷5: 倒流镇 “距城五十里”。光绪 《乐至县志》 卷2: 咸丰十年 (1860),“八月,张逆 (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 窜县南倒流镇,知我有备,乃绕过
北周天和年间置,属西宁州。治所在苏祁县 (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北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北周武帝置,治苏祁县(今四川西昌市西北礼州)。属西宁州。辖境相当今四川
在今浙江淳安县东南。宋《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县境“东南到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辽岭“山高溪迅,悬岩绝壁,无路可通,旧惟水道往来,成化间凿为坦道”。
1938年日伪置,驻长治县(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沁县、屯留、晋城、壶关等县间地。1945年日本投降后废。
在今湖北英山县北七十里。清置巡司于此。
①又名铅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南。《寰宇记》 卷107信州铅山县: 铅山 “在县 (治今永平镇)西北七里,又名桂阳山”。唐时产铅,贞元元年(785) 置永平监,主持开采。②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五十里。《新唐
即庐山。在今江西北部,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相传殷周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名。即“庐山(1)”。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析永昌、益州、越巂三郡地置,属庲降都督。治所在弄栋县(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辖境在今滇西北,约当今楚雄市以西,南涧彝族自治县以北,澜沧江以东,金沙江以南地区。西晋属宁州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