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山
在今越南北部北太省南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太原府:穴山“在府西弄石县境。有岩洞,可通行舟。或曰即金溪穴中也”。
在今越南北部北太省南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太原府:穴山“在府西弄石县境。有岩洞,可通行舟。或曰即金溪穴中也”。
①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东京。张衡有《东京赋》。②北周大象元年(579)以洛阳为东京。隋初罢。大业元年(605)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洛阳市),
元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县西南。后废。
西魏置,属利州。治所在东洛城(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西南部地。北周废入平兴郡。西魏置,治东洛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北周废。
一作中。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前520) 春,“二师围郊。癸卯,郊、溃”。 杜预注: “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中。” 又《水经·洛
在今广东新兴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云斛山“高百余仞,周五十余里。山谷幽深,常有云气”。
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东汉移治今湖北谷城县东南。西晋属襄阳郡。南朝宋属新野郡。南齐属义安郡。北周废入安养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属南阳郡。东汉迁治今湖北省谷城县
北周保定三年(563)改房陵县置,为光迁郡治。治所即今湖北房县。隋为房陵郡治。唐初为迁州治。贞观十年(636)改为房陵县。古县名。北周武帝时改房陵县置,治今湖北省房县。隋为房陵郡治。唐贞观十年(636
即今吉林东辽县东、东丰县西北界山萨哈岭。为松花江支流辉发河与辽河上游东辽河 (克尔素河) 之分水岭。即“吉林哈达岭”。
即今大盈江与槟榔江合流前一段。在云南西部,为伊洛瓦底江支流。元代称大居江。《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居江“出腾冲北山下,由南甸经干崖,合槟榔江入江头城,名大盈江”。明、清作大车江。
一作茅麓山。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北。《清一统志 · 宜昌府一》: 茅芦山 “在兴山县西北七十里。岩璧陡峻,山势最险”。民国 《湖北通志》卷9引雍正 《湖广通志》: 茅芦山 “周百里,高三十里。逆寇李来亨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