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山县
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沙洋镇。后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为基州治。治所在今荆门市东南马良镇。后属荆州,八年 (625) 废入长林县。
古县名。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治今湖北省荆门市北。属竟陵郡。唐初废。
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沙洋镇。后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为基州治。治所在今荆门市东南马良镇。后属荆州,八年 (625) 废入长林县。
古县名。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治今湖北省荆门市北。属竟陵郡。唐初废。
即今江苏高邮市南渌洋湖。《水经·淮水注》:“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
一名萨纳珠山。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2: 桑株山 “桑株水出其北麓。厥产黑土,其树多梨,小而味甘”。
即今陕西商州市西北牧护关。《清一统志·商州》: 牧护关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与西安府蓝田县接界。或讹为模糊关。俗传古畜牧之地,有南北二关”。明置秦岭巡司于此。又称模糊关。在陕西省商州市西北、秦岭北侧,
即黉山支线。自山东淄川 (今淄博市西南) 至黉山 (今洪山)。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9襄阳府襄阳县: 樊城 “今有樊城关巡检司,在府治西北三里。嘉靖中,移巡司于县东北百二十里之柳树头”。
在今云南曲靖市北西平镇。元于此置交水县。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魏基州故城 “在今长林县东绿麻山”。《清一统志·荆门州》: 绿麻山 “在荆门州东南 一百三十里。俗呼为桃李山。前有绿麻寺旧址”。
①即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小酉山“在沅陵县西北二十里。一名乌速山。亦名酉阳山”。②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73酉阳宣抚司:酉阳山在“司西北百八十
窑址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四十四里。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
明洪武初改曹滴等洞军民长官司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后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属贵州卫。十二年(1414) 改属黎平府。《清一统志 ·黎平府》 “容江巴黄废司” 条: 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