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即滮池。又名圣女泉、水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魏书·地形志》: 京兆郡长安县有 “滮池水”,即此。
又名大河坝设治局。1939年由共和县析置,驻大河坝(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1943年升为兴海县。1939年由共和县析置,治今青海省兴海县西北大河坝。亦名大河坝设治局。1943年升县。
①秦置,为巨鹿郡治。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乞村)西南平乡镇。北魏景明二年(501)移治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东三十里,属南赵郡。北齐废。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为安远郡治。当在今江苏盱眙县境。北齐废。③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三里。《辽史·圣宗纪》:统和七年(989)五月,“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3里。《辽史·圣宗纪》:辽统和七年(989年),圣宗“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其地
1917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索伦镇。1932年日伪改设喜扎嘎尔旗。1917年由索伦山宣抚局辖地设置,治索伦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1947年6月升县,同年裁撤。
即今安徽枞阳县东汤沟镇。明设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孔城镇” 条下: “又有汤镇,《志》 云: 县东百八十里有源子港巡司,地名汤沟。”
1913年改吉林府置,为吉林省会。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因与省重名,改名永吉县。旧县名。1913年由吉林府改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因与省重名,改名永吉县。1936年城区部分改设吉林
民国时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北三十六里南汇镇。
即今浙江海宁市。明嘉靖 《嘉兴府图记》卷3: “唐置硖石镇,镇西紫微山与镇东东山相峙,因名。” 南宋初设巡检司,元至正时设税课务,明初改税课局,兼置河泊所。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三十五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