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长官司
即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明史·地理志》 綦江县: “元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改为县。”
即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明史·地理志》 綦江县: “元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改为县。”
古“四渎”之一。又称河水。即今黄河。即“河水”。指今黄河。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龙王镇。《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龙王集“在襄阳县西北一百里”。
北魏永安中置,属定戎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中置,治今山西省孝义市境内。属定戎郡。北齐废。
明洪武初置,属颍川卫。在今安徽阜阳市内。清废。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坝子南缘。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 (303) 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宋为晋宁郡治。梁末废。古县名。西汉
即今江苏吴县西北五十里金墅。地处金墅港入太湖之口。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长洲县:“金墅镇在城西北五十里。”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光星礁东北17海里。为一完整环礁,无礁门。中国渔民向称铜钟,因其形似钟,故名。1935年公布名称为马立夫礁。1947年改名南海礁。
即今云南广南县东南九十里板蚌乡。清有经制外委驻此。壮语 “板” 为村寨,“蚌” 为低凹,“板蚌” 意即低凹的村寨。集镇名。在云南省广南县东部、平密河与西洋江交汇处。板蚌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
唐南诏置,为开南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宋大理废。南诏南部重镇。即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开南。阁罗凤时曾为开南节度驻所。大理前期曾移银生节度驻此,后移
即今河北宁晋县西北二十里换马店乡。明正德 《赵州志》 卷3宁晋县: 换马铺 “在县西北二十里”。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5宁晋县图: 西北有换马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