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稷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为属国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纳林乡古城。《后汉书·南匈奴传》: 光武 “诏 (南) 单于徙西河美稷,因使中郎将段郴及副校尉王郁留西河拥护之,为设官府,从事、椽史……自后以为常”。东汉末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北纳林村古城。为西河郡属国都尉治。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单于徙居于此,为使匈奴中郎将治所。中平年间县南移至今山西省汾阳县西北。东汉末废。
西汉置,属西河郡,为属国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纳林乡古城。《后汉书·南匈奴传》: 光武 “诏 (南) 单于徙西河美稷,因使中郎将段郴及副校尉王郁留西河拥护之,为设官府,从事、椽史……自后以为常”。东汉末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北纳林村古城。为西河郡属国都尉治。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单于徙居于此,为使匈奴中郎将治所。中平年间县南移至今山西省汾阳县西北。东汉末废。
1936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宁陵、睢县二县合置,治所即今河南睢县。1937年撤销,复置宁陵、睢县。1936年由宁陵、睢两县合置。治今河南睢县驻地城关镇。1937年裁撤,分别复置宁陵、睢两县。
即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旧为上下冻土州。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龙州图:西北有上、下冻。把总驻下冻。
亦作土鲁番城。即今新疆吐鲁番市。清设领队大臣驻守。清王定安《湘军记》卷19:光绪三年(1877)三月,清军讨伐阿古柏,“徐占彪、孙金彪引军至吐鲁番,白彦虎先一日遁城东。……遂克吐鲁番满、汉两城”。十二
古代少数民族。宋时为乌蛮的一部。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124: “虚恨乃乌蛮别种,所居高山之后,夷人以高为虚,以后为恨,故名。” 其地东接马湖 (今四川雷波县),南抵邛部川 (今四川越西
又作平山。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屏山村,西与顺德市接界。民国 《番禺县续志》 卷5: 墟市有“屏山墟”。
金大定七年(1167)以安德县改置,属兴中府。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柏山上。元废。(1)古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德县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柏山上。属兴中府。元废。(2)今县名。在云南省西
北宋置,属栗亭县。即今甘肃徽县西北泥阳镇。在甘肃省徽县西部、徽成盆地中部。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李磨村,人口 1600。 相传古代洪水挟泥沙淤积河谷川坝,造成烂泥殃,据此雅名泥阳
即少华山。在今陕西华县东南。与华山(太华)峰势相连,而山峰稍低。《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又西八十里, 曰小华之山”。郭璞注:“即少华山。”(1)古山名。又称少华山。在今陕西省华县东南。与华山(太
北宋置,属萧山县。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1)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部、钱塘江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1万余。为古老集镇。旧名固陵、西陵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上游古洞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吉林省松花江上游赫通额河流域,或说在安图县古洞河流域。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