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即今广东博罗县。《续汉书 ·郡国志》 注: 博罗 “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山,故置博罗县”。此说出于附会。据近人徐松石 《傣族僮族粤族考》 称,在古僮语中,“百” 或“博” 含有
在今四川米易县境。唐樊绰 《云南志》 卷7: “诺睑川有锡山,出锡。”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阿蓬江 (唐崖河)。《旧唐书·地理志三》 洪杜县: “武德二年分 (彭水县) 置洪杜县,治洪杜溪。”
即今广东高明市北富湾镇。旧属高要县,清时有外委把总驻防。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泰县析置,隶苏北行署区。治泰州城 (今江苏泰州市)。1949年4月至1950年苏北行署区驻此。1952年改属江苏省。简称泰。在江苏省中部、新通扬运河两岸、南濒长江。面积5790平
又作达马山口。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东南二百一十里。藏语 “夏吾” 意为嫩肉,“拉”意为山口。是西藏达巴、普兰边民去印度夏吾 (米当) 地方的山口通道。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客可经由此
唐方镇名。至德二年 (757) 分剑南节度使西部地置,简称西川。治成都府 (治今四川成都市)。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成都府及彭、蜀、汉、眉、邛、嘉、黎、简、茂、雅以西诸州,约当今四川成都平原及其以北以
①金睿宗陵。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东峰之下。为明十三陵之一。在长陵东北一里余。为明宣宗朱瞻基之陵。③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孝陵之东。
即今黑龙江省北部呼玛河,为黑龙江支流。源出伊勒呼里山北侧,流经塔河县,于呼玛县南注入黑龙江。清何秋涛 《朔方备乘》 卷24:“瑚玛尔河,一作呼马拉河,一作呼麻拉河,一作呼马儿河,一作呼玛尔河。康熙中,
在今陕西绥德县东。《清一统志 ·绥德州》: 官菜园 “在州东北一百四十里。明正统中置巡司。今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