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北雄县南。《方舆纪要》 卷12雄县:雄河在 “县南三里。自安州易水分流,径县界东流,仍合于易水”。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南之五号河,注入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奄遏水下海“在(镶红旗察哈尔)南四十里。蒙古名黛哈池。……按黛哈池颇为巨浸,莽喀图、阿拉齐、巴尔哈孙共汇其中”。
在今陕西眉县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5郿县: 清湫水 “在县东二十五里。出太白山,北流入渭”。
①清置,即今辽宁西丰县东南红石砬子。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红石砬子卡路在英峨边门外。”②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屯。即今吉林桦甸市东红石镇。因江边石砬子呈红色而得名。
即今河北崇礼县及张家口市境之清水河。《魏书·道武帝纪》:登国二年(387),“帝幸宁川”。《水经·㶟水注》:于延水又东,左与宁川水合。水“出西北,东南径小宁县故城西,东南流注于延水”。古
在北宋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雷家桥西南。祀太公姜尚。《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九年 (731),“初令两京诸州各置太公庙,以张良配享”。肃宗上元元年 (760),“追谥太公望为武成王,选历代名将为亚
北齐天保七年 (556) 改颍川郡置,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南。隋开皇初废。北齐改颍川郡置,治长社县(今河南临颍县西北)。隋开皇初废。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密山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饶河县西北小佳河乡。以饶力河得名。1914年改属吉林省依兰道。1917年移治挠力河 (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东安镇)。1925年移治团山子 (今黑龙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清一统志·永顺府》:茶溪“源出高望山,即会溪上流,东南流入沅陵县界”。注入酉水。
①战国赵武灵王置,秦时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地。西汉辖境缩小。东汉属并州。东汉末废。②北魏置,为朔州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