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湖镇
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高湖村。明属临海县,置巡司于此。清置镇。
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高湖村。明属临海县,置巡司于此。清置镇。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终南山东麓。《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 《旧志》: 南五台山 “在咸宁县南五十里终南山麓,亦曰南五台,延袤十许里,有奇峰五,南山佳丽之处,惟此为最”。因耀县东三里有北五台山,故名此山为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昌邑市西二里。《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都昌城 “齐顷公赏逢丑父之功,食邑都昌”。又引 《晏子春秋》: “景公封晏子以都昌,辞而不受。” 西汉置都昌侯国。区片名。在山东省昌邑市
一作大鳌山。别名游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尚书山”条下:“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
①北魏景明元年 (500) 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北齐后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子县。十八年 (598) 改长子县。古县名。(1)北魏景明元年(500年
一作英额池。即今青海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的哈拉湖。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英额池在和硕特北右末旗北境,周百五十里。……一作殷格池。”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梅源山 “在婺源县西一百二十里。产杨梅。任约为太守,罢不复采”。《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梅源山 “高三百余仞,周四十余里。本名梅山,产杨梅充贡
秦离宫。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池南春临村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 “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 颜师古注: “宜春本秦之离宫。”又 《司马相如传》 云 “息宜春”,颜师古注云: “宜春,
即古索头水。又名伊松河、羊肠河。源于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塞罕庙山,南流经隆化、滦平二县入滦河。《清史稿·地理志》承德府丰宁县:“伊逊河自府界入,纳伊玛图河,并入滦平。”即此。古称索头水、伊松河
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春秋》: 文公十年(前617),“楚子、蔡侯次于厥貉”。《公羊传》 作屈貉。古邑名。又作屈貉。春秋宋邑。确址待考,在今河南省项城市境内。《春秋》文公十年(前617年):“楚子、蔡
①元置,属顺元路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南六十里。后废。②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南。寻属龙里卫。二十九年(1396)改属新添卫。清属贵定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