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今山东费县西南大筐崮。元于钦 《齐乘》卷2 “沂水” 条称: “祊出县南关阳川。” 《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祊河 “名祊者,以地为古祊田也。出崮东北流径县南,汇为桃花渊。渊在崖石间,水深多鱼。桃花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开元十四年(726) 属黑水都督府。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西双鸭山一带。《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 “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唐末并入渤海,置铁利府。
又名岑头盖、铁桶盖。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六十里杨家坳乡境。清咸丰、同治年间,白莲教在思南、凤冈等地起义,称 “白号军”。朱明月部以此为据点,坚持斗争12年之久。今前营城墙完好,点将台、花厅、昭忠祠、九龙口
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四十里大洲。《方舆纪要》卷80攸县“凤岭镇”条下:“《志》云,县南有大洲堡,嘉靖四十三年,县民刘庚甫户丁结党为乱,佥事苟延庚抚定,为之立堡。”(1)在今湖南省攸县西南太洲,与衡山接界。
即朱圉山。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冀县:“《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续汉书·郡国志》 冀县:“有朱圄山。”
北魏太和元年(477)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北御城。北齐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中改樊舆县置,治今河北省清苑县东南。属高阳郡。北齐废入水宁县。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蒙河。《水经·沂水注》: 蒙山水 “出蒙山之阴,东流径阳都县南,东注沂水”。《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 《旧志》: 在县东南桃墟社,俗名桃墟河,亦名桃曲河。”
①唐贞观十四年(640)改高昌国交河郡置,属西州。治所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元和志》卷40交河县:交河“出县北天山,水分流于城下,因以为名”。贞元中陷入吐番。②金大定七年(1
即今河南宝丰县西十八里张八桥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捻军分踞“宝丰之张八桥”。
亦作柘浦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瑞安县: 遮浦山在 “县西南三十里,其南为坑岭,接平阳县界。嘉靖三十五年,倭寇自闽犯平阳,将自坑岭入县界,邑人设险于柘浦山、天门埭以拒之。柘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