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汝阴郡
南朝宋置,属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后废。
南朝宋置,属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后废。
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通明河入海处之通明村。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遂溪县图: 通明港陆上有通明汛。
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为天山支脉。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2: 毕底尔河 “河之北岸二百里为大山,自西而东绵亘不绝,自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又东曰哈沙拉伊山,与阿克苏界,统名曰贡
亦名玉溪。在今安徽旌德县西。《清一统志· 宁国府 一》 “抱麟溪” 条下: “陶环溪在县西三十里。源出黄高峰,亦名玉溪,北流入抱麟溪。”
唐至德二年 (757) 改福禄郡置,治所在柔远县 (今越南义静省南境)。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改为福禄州。
即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宋史·王全斌传》: 乾德中,自来苏砦 “出剑关二十里,至清强店,与大路合”。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蒿川乡东。金废。
又作冠子街。即罐子街。今湖南衡南县(驻衡阳市) 东南七十二里冠市镇。
古地名。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面海上,或在今马六甲海峡东部之皮散岛。《汉书·地理志》:“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蔡巴支派的主寺,摄寺 (即蔡巴寺) 建于1175年,公堂寺建于1187年。二寺在今西藏拉萨市东郊。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内咄谷 (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本西域城国。国都在内咄谷(在今新疆奇台县南)。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归西域都护府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