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火镇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
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兴起,取“炉火”之意,改名西火。1949年属长治四区,1954年为西火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西火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东火乡并入。产玉米、谷子、小麦、高粱。为县水果主产区。有煤矿、炼铁、铸造、造纸、建材等厂。公路通长治。附近有老雄山古长城遗迹和翠岩寺古塔。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
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兴起,取“炉火”之意,改名西火。1949年属长治四区,1954年为西火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西火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东火乡并入。产玉米、谷子、小麦、高粱。为县水果主产区。有煤矿、炼铁、铸造、造纸、建材等厂。公路通长治。附近有老雄山古长城遗迹和翠岩寺古塔。
1933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上杭、永定二县边境析置,治所在太拔(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太拔)。以恽代英烈士命名。1935年1月裁撤。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3年由上杭、永定两县析置。以纪念193
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北宋于北置弓门砦。
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元和志》卷1三原县:天齐原“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上有天齐祠”。《寰宇记》卷31三原县:天齐原“西连嶻山”。
①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新昌县:吉祥山“在县北五十里。一名瑞云山。山高耸,中有聪明泉”。相传唐悟本禅师居此。②在今湖北大冶市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吉祥山“在大冶县东。《武昌
1939年析富顺自流井、荣县贡井置,属四川省。治所在自流井(今四川自贡市)。取自流井、贡井各一字为名。因盛产井盐、天然气,成为川盐主要产区,素有“盐都”之称。在四川省中部偏南。面积 4372.6 平方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清同治 《酉阳直隶州志》 卷4: 龚滩镇,“ 《州志》: 州西南一百八十里,水德江经其前,濯水河绕其左,四面阻山,滩声如吼,黔蜀要路”。雍正十三年 (1735)
北宋明道元军 (1032) 西夏置,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
在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四十五里古冶街道办事处。盛产煤。清光绪中始采掘。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界溪上。《清一统志·苏州府二》:玉山草堂,“《府志》,元顾仲瑛筑,亦曰玉山佳处。园池亭榭,诗酒觞咏,吴中第一”。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姚州治。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天宝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