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河山
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象河山 “在长林县北七十里。有普安寺。有泉,是为象河”。《方舆纪要》 卷77荆门州: 象河山“上有城垒,势极险峻”。
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象河山 “在长林县北七十里。有普安寺。有泉,是为象河”。《方舆纪要》 卷77荆门州: 象河山“上有城垒,势极险峻”。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置。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南。清顺治四年 (1647) 设游击驻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海滨。清顺治四年(1647年)设游击驻此。
清置台站。即今新疆哈密市东南黄芦冈。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哈密: 黄芦冈台 “西至哈密底台七十里”。清祁韵士 《万里行程记》: 黄芦冈 “民居渐多,田草亦茂。路近哈密,则有种谷麦者矣,大半皆回民为之
即今安徽庐江县北石头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庐江县《乡镇图》:北有石咀口。
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铁岭河注入牡丹江处之铁岭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宁古塔城北 “九十五里特林河 (即俗呼铁岭河)屯”。
又名地里城。即今安徽阜南县南三十里地城镇。《方舆纪要》卷21颍州“财州城”条下:“又州南百十里汝水之阳有地理城。《志》云:元至顺中,置颍水县于此。至正间刘福通作乱,县毁。”
①即嘉陵江。在今四川东部。《汉书·地理志》 广汉郡刚氐道:“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 行千六十九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涪水出广汉刚邑(氐)道徼外,南入汉。”②亦名汉川水。即今四川汉源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土库曼斯坦查尔朱西北达尔甘阿塔。《元史·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 有“的里安”。辽、北宋时为黑汗(喀喇汗)属地。宋、金时属西辽。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大约在今土库曼斯坦阿姆河下游西岸达
在今四川乐山市城西。《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古像山“在府城西门外。有石镌弥勒佛,如凌云像而小。或谓初作此以为大像之式,故山门榜为古像山”。
明置,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清一统志·肃州》:毛目城“在高台县镇夷城北一百五十里。乾隆元年设县丞驻防,并设把总……(城)周一里。相传皆元时守御,属威远卫”。1913年于此置毛目县。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邕州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武鸣等县地。泰定元年(1324) 改为南宁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邕州改置,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