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象牙潭

象牙潭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象牙村。《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 三年 (559),周文育讨余公飏、余孝劢,“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帅抚、信、袁、吉之兵号十万攻洪州,淮南守兵才千人,将吏皆惧,节度使刘威密遣使告急于广陵,日召僚佐宴饮。全讽闻之,屯象牙潭,不敢进,请兵于楚”。皆此。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 象牙潭 “潭中有洲状类象牙,故名”。


即今江西省新建县南赣江、锦江汇流处象牙固。《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抚州刺史危全讽帅兵十万攻洪州,屯象牙潭,营栅临溪,亘数十里;淮南将周本隔溪布陈;全讽兵涉溪攻之,本乘其半济,纵兵击之,全讽兵大溃,即此。


猜你喜欢

  • 鄇人亭

    即春秋时鄇邑。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左传·成公十一年》 杜注: “鄇,温别邑。今河内怀县西南有鄇人亭。”

  • 扑马山

    即白马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契丹》 引胡峤记:(世宗)兀欲与(祖母)述律战于沙河,“述律兵败而北,兀欲追至独树渡,遂囚述律于扑马山”。《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祖山“契丹兀

  • 富录县

    北宋置,属芝忻州。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福龙乡附近。后废。

  • 东汤泉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英山县:东汤泉在“县东南三里许,平地石中涌出。县西南三里, 又有西汤泉, 居民俱引以溉田”。

  • 河南宫

    北魏在悦跋城 (又称代来城) 所建行宫。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泊江海子乡大成梁古城。《魏书· 太祖纪》: 登国六年 (391) “起河南宫”。

  • 韦州

    西夏置,治所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韦州静塞监军司治此。元废。又作威州。西夏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镇。蒙古废。

  • 云晃山

    在今云南盈江县东。《明一统志》卷87干崖宣抚司:云晃山“在司(今旧城镇)南一十五里。上有瀑布泉,即云晃河之源也”。

  • 和平镇

    即今浙江长兴县南四十里和平镇。宋 《嘉泰吴兴志》 卷10: 长兴县有和平镇。《方舆纪要》 卷91长兴县: 和平镇 “在县南五十里。宋置税务于此,元改巡司。明初废”。(1)在山西省汾西县东南部。面积86

  • 安渡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南海礁东南约13海里。为一东北一西南向长浅滩。范围较大,边缘分布着破浪礁、光星仔礁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达息破礁。1947年改名安渡滩。

  • 青藤书屋

    原名榴花书屋。在今浙江绍兴市前观巷大乘弄内。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故居。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明末画家陈洪绶也曾寄居于此。庭中有徐渭手植青藤 一株,故名。院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