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照渠
在今河北冀州市东。《新唐书·地理志》冀州信都县: “东二里有葛荣坡。贞观十一年 (637),刺史李兴公开,引赵照渠水以注之。”今堙。
在今河北冀州市东。《新唐书·地理志》冀州信都县: “东二里有葛荣坡。贞观十一年 (637),刺史李兴公开,引赵照渠水以注之。”今堙。
古地区名。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宁夏清水河流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县以北地。秦逐匈奴,取河南地,徙民实之,故名。《史记· 平准书》: 西汉元狩三年 (前120),山东大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
即古蓼水。源于今河北邢台市西北达活泉,东入牛尾河,北径任县北入大陆泽。《寰宇记》卷59龙冈县:蓼水“一名达活水,出襄国(按:今邢台市)西石井冈”。《清一统志·顺德府一》:达活河,“《旧志》:源出府(按
北宋天禧时分江南路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北宋天禧年间分江南路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参见“江南西路”。
①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十五里虞姬村。范成大 《石湖居士诗集》 卷12: “虞姬墓,在虹县下马铺北三十七里。” 宋苏轼等有 《虞姬墓》 诗。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六十里二龙乡潭村。《史记正义》: “ 《括地志
在今山西永和县南。《元和志》 卷12永和县: “楼山在县 (旧治) 西南二十二里。” 《方舆纪要》卷41永和县: 楼山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亦曰北楼山。其在县南四十八里者曰南楼山。两山相对,其形如楼,
唐天宝元年(742)改党州置,治所在善劳县(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七十里党州村)。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西北部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党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党州改名,治善劳县(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党州)
辽属国,都天福城(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辽史·太祖纪下》:天显元年(926),“改渤海国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三年,举国东徙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应历二年(9
唐贞观元年(627)置。《唐六典》卷3:关内道“东距河,西抵陇坂,南据终南之山,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 内蒙古阴山以南,宁夏贺兰山、甘肃六盘山以东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分置京畿道,与关
在今山西运城市北石村。 《方舆纪要》 卷41夏县: 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石村, 即峨眉坡高阜也”。
唐乾宁中置,以年号为名。治所即今河北青县。五代晋天福初入契丹,改置宁州。周显德六年(959) 收复,仍称乾宁军。治所在永安县 (今河北青县)。北宋初军废,并改永安县为乾宁县。太平兴国七年 (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