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布逊淖尔
①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清史稿·地理志》 和硕特部西后旗:“盐池在青海西南,周百余里,产青盐。蒙古名达布逊淖尔。”
②即今青海格尔木市北东达布逊湖。蒙古语意为“盐湖”。《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盐池“周一百余里,产青盐。其水自西拉库特儿山之莫和尔河与布拉克地之插汉乌苏河西来汇为此池。……凡青海、蒙古与西宁一郡军民,并各种蕃回所食之盐,皆取给于此”。
①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清史稿·地理志》 和硕特部西后旗:“盐池在青海西南,周百余里,产青盐。蒙古名达布逊淖尔。”
②即今青海格尔木市北东达布逊湖。蒙古语意为“盐湖”。《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盐池“周一百余里,产青盐。其水自西拉库特儿山之莫和尔河与布拉克地之插汉乌苏河西来汇为此池。……凡青海、蒙古与西宁一郡军民,并各种蕃回所食之盐,皆取给于此”。
在今河北霸州市南。《清一统志·顺天府二》:中亭河“在霸州南。一名新挑河。又名栲栳圈河。旧有古河,上自莲花台,下达台山,绵亘数十里,岁久淤塞。明嘉靖二十四年,副使陆坤循故道修浚,后复淤。本朝康熙三十八年
在今浙江遂昌县西。《方舆纪要》 卷94遂昌县: 梧桐溪 “在县西二十里曾山下。亦曰梧桐川,流合于双溪”。
①沅江支流。在今湖南省西部。源出湖北宣恩县境,西南流经四川西南隅,折而东流至湖南沅陵县入沅江。《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充县:“酉阳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水经·沅水注》:“酉水又东径沅陵县北…
①五代晋改唐兴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后周显德六年 (959) 废。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川县置,属丹州。治所即今陕西宜川县。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瀛州乡大坑口村。古称龙川。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现存多为清代建筑。三进七开间,梁柱、额枋、隔扇窗等均饰有人物、花卉、鸟虫等图案的木雕,为同类建筑中所不多见。
即今香港九龙东北船湾。形势险要。清于此设粮船湾汛,有把总驻守。
即今云南个旧市南斗姆阁。清代设斗姆阁汛。
①即陆浑戎。在今河南嵩县、栾川、伊川三县境。《左传》:昭公九年(前533),“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杜注:“阴戎,陆浑之戎。”《后汉书·西羌传》:“齐桓公征诸侯戍周,后九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
即今宁夏陶乐县南高仁镇。1929年于此置陶乐设治局 (后改陶乐县)。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或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