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板溪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那板溪“在州西南。与渌浪、渌郁等溪俱出十万山,汇流于明江”。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那板溪“在州西南。与渌浪、渌郁等溪俱出十万山,汇流于明江”。
即今安徽青阳县南所村,东距陵阳镇七里。清乾隆 《青阳县志》 卷1: 东南陵阳乡十三都有所村。
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 “太湖” 条下: “粳陂湖在县东北四十里。长五里,皆灌溉所资也。”
①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江山港上游。《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文溪“在县西三十五里。出县南九十里石鼓山,又合四境群山之水,汇为一溪,北流入常山县”。②即今福建连城县南之文川溪。《方舆纪要》卷98连城县:文
①在今四川城口县南一百四十里。《方舆胜览》卷59达州:丙穴“在明通县井穴中。其穴凡十,其中皆产嘉鱼。春社之前,鱼即出穴,秋社即归”。②在今四川雅安市南。《舆地纪胜》卷147雅州:丙穴鱼在“州城南,地名
①又名比水、泌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源出今河南泌阳县东北,西南流经县南,又西南流经唐河县北,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白河。《吕氏春秋·似顺论·分职》
西周属地, 在今陕西商州市境内。 西周《敔簋》: “王命敔追御于上洛、 谷, 至于伊、班。”古邑名。西周时邑,在今河南省西峡县东。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兴州置,治所在嘉宁县 (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承化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峰州。辖境相当今越南
①在今江苏江阴市东。《舆地纪胜》 卷9江阴军: 定山 “在县东四十里。有定山寺”。《清一统志 · 常州府一》 : 定山 “在江阴县东二十里。一名女山。唐法响禅师驻锡于此。有玉乳泉,一名虎跑泉”。②一名
一名青冈峡。在今甘肃环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开元四年 (716),突厥降户叛,“张知运不设备,与之战于青冈岭,为虏所擒”。即此。
北魏改长利郡置,属洛州。治所在南商县(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北周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