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偏山
一作偏邦。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18孟缅长官司:邦偏山“在猛猛南。高六十里”。
一作偏邦。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18孟缅长官司:邦偏山“在猛猛南。高六十里”。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水北岸。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改为渭源县。古县名。汉置,治今甘肃省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属陇西郡。《汉书·冯奉世传》:永光二年(前42年),征陇西羌,冯奉
即曼飞龙塔。在今云南景洪县西南勐龙镇北四里曼飞龙山上。
南宋嘉泰元年 (1201) 改麦新置,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元改为新添葛蛮安抚司。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属侯州。元改新添安抚司。
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五十里高桥镇。清蒋良骐 《东华录》: 天聪二年(1628) 五月,“命贝勒阿巴泰等略明地,并堕锦州城及杏山、高桥”。清于此置驿站。在今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高桥镇。后金
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南江西岸古蓬圩。《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东安县:古蓬洞“在县西北百六十里。《志》云,洞在德庆州东南十五里,瑶人所居。在州界凡五十四山,此其一也。昔时屡为民害,洪武中剿平之,然未尽帖
1940年6月由建瓯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水吉镇)。因县治在水吉镇,故名。1956年7月撤销,裁入建阳、建瓯、浦城三县。旧县名。1940年由建瓯县析置,治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
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金末置于蚁尖山。《续资治通鉴》: 南宋宝庆三年 (1227),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于真定之高公、抱犊诸寨,仙走入汲县,“天泽复取相、卫、蚁尖、马武等寨”。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金末
《尚书·禹贡》 导河:“又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 即指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等九河,当在今华北平原东部近海一带,其具体流经地今已不能确指。近人多主张九河为古代黄河下游
又作王步田。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见乾隆五十年(1785)《云南六猛旧图》。因最早在此开街的商人叫王布田而得名。
清置,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音钦屯。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2:“齐齐哈尔西北四十里,有喀喇屯,……屯稍北即因沁屯,旧时楚勒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