邿山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左传》: 襄公十八年(前555),晋宋等国攻齐,晋将 “魏绎、栾盈以下军克邿”。注 “邿,平阴西有邿山。” 《清一统志·泰安府》: 邿山 “在平阴县西十二里”。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左传》: 襄公十八年(前555),晋宋等国攻齐,晋将 “魏绎、栾盈以下军克邿”。注 “邿,平阴西有邿山。” 《清一统志·泰安府》: 邿山 “在平阴县西十二里”。
北宋置,属剑浦县。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大演。《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剑浦县及《宋史·地理志》南剑州剑浦县皆有大演银场。
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松坎镇。《明史·刘綎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平播州杨应龙乱,应龙 “由松坎、鱼渡、罗古池三道并进。綎伏万人罗古,待松坎贼; 以万人伏营外,待鱼渡贼; 而别一军策应”,贼大败
①南齐置,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隋开皇十年(590)改为熙平县。②南齐置,属益州。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今四川眉山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丹棱、洪雅二县及眉山县西部地。北周明帝时改为齐乐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太傅乡。《清一统志·湖州府一》: 谢安墓 “在长兴县南六十里三鸦村。安初葬建康之梅山,后被发,其裔孙夷吾为长城令,迁葬于此。今其地曰谢公乡,有谢太傅庙”。今庙址尚存。
唐永泰二年 (766) 以林覩府部落分置,治所在郎茫县 (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北部)。辖境约当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地。后废。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之南畔名黄金濑,濑东有黄金浦。” 《艺文类聚》卷83引 《幽明录》 曰: “巴丘县自金冈以上二十里,名黄金潭,莫测其深。上有濑,亦名黄金濑。古有钓于此潭,获一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寺与乌龙寺之间麻浩湾。开凿于东汉时期,共有二百余座墓穴,墓室类型多样,大小不一,其中1号墓规模最大。墓内浮雕题材丰富多样,有停车话别、孙叔敖故事、老莱子娱亲、荆柯刺秦王、牧马、
1946年9月由陕西商县、蓝田二县析置,治杨家斜 (今陕西商州市西杨斜镇)。1947年3月废。
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小溪隘“在县西南百里。《志》云,县西南百二十里曰溪南三图,与潮之大埔接壤,有上下二水,为盗贼巢穴。荡平后,立抚民馆于小溪隘之西坪,诸巢可虑者,惟此为最。今
即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史记·大宛列传》: “ (于窴) 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正义》 引 《括地志》: “蒲昌海一名泑泽,一名盐泽,亦名辅日海,亦名牢兰海,亦名临海,在沙州西南。”即“蒲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