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郏城县

郏城县

①亦作城、 城。 北魏改郏县置, 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郏县。北齐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管州。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大业初废。

③隋大业四年 (608) 改辅城县置,属襄城郡。治所即今河南郏县。唐属汝州。北宋崇宁四年(1105) 改属颍昌府。金还属汝州。元至元三年(1266) 废入梁县。


古县名。“”一作“埉”(《魏书·地形志》)。(1)北魏改郏县置,即今河南省郏县。属南阳郡。北齐废。隋大业四年(608年)又改辅城县置。属襄城郡。唐属汝州。北宋改为郏县,后又改为郏城县。金属汝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入梁县。(2)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属郑州。大业二年(606年)废。


猜你喜欢

  • 千峰寺

    北魏时建,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北风穴山中。本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北魏时建,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北风穴山中。本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扩建,改名为白云寺。

  • 陈白沙祠

    在今广东江门市南郊白沙村。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新会(今属广东)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明学者。祠在其故居碧玉楼基础上扩建。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后经重修。祠内正中为陈白沙塑像

  • 上黄溪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洪州泊里长官司:“上黄溪在司(今洪州镇)东南。源出洒洞山,东北流入通道县界,会洪州江入于渠阳江。”

  • 陈音山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越绝书》卷8:“射卒陈音死,葬民西,故曰陈音山。”

  • 东平监

    北宋置,属东平府。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不久废。

  • 宁远水

    俗名大河。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宁远水,“《元和志》云,去废宁远县一里”。

  • 拐湖山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拐湖山 “在永宁县 (治今新城镇) 东南六十里。上有泉自山腰涌出,直泻山麓荡为深湖”。

  • 新都县

    本战国时蜀国之新都。西汉置县,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新都县东二里。一说在新都县西。西晋泰始二年 (266) 属新都郡。太康六年 (285) 复属广汉郡。《周书· 王谦传》: 大象二年 (580),谦以

  • 铁不得

    北宋时西域人对吐蕃西北部藏族地方政权的译称。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公元11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好。元时称秃伯歹。

  • 显川县

    ①唐置,为羁縻思明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后废。②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嶂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