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郑县

郑县

①春秋秦武公十一年 (前687) 灭郑国置,治所即今陕西华县。秦属内史。西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属京兆郡。北魏太平真君元年 (440) 为华山郡治。孝昌二年 (526) 移治今华县西七里,属华山郡。北周移治今华县西南九里故县里。隋开皇三年 (583)还治今华县,属华州。大业初属京兆郡。义宁元年(617) 复为华山郡治。唐武德初复为华州治。垂拱元年 (685) 改为太州治,后复为华州治。乾宁四年(897) 为德兴府治。光化三年 (900) 复为华州治。元初省入华州。

②南朝宋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南齐属从阳郡。北魏废。西魏复置,不久改为清乡县。

③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

④1913年改郑州直隶州置,属河南豫东道。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1914年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28年析城区置郑州市。1952年撤销,并入郑州市及新郑、中牟二县。


(1)古县名。(1)春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置,治今陕西省华县。秦属内史。西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属京兆郡。北魏为东雍州及华州郡治。西魏为华州治。隋属京兆郡。唐复为华州治。元初废入华州。(2)西魏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北周改为清乡县。(2)旧县名。1913年由郑州直隶州改置,治今河南省郑州市城区。1948年迁岗杜(今河南郑州市东南)。1952年撤销,并入郑州市及新郑、中牟两县地。


猜你喜欢

  • 重州

    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贞观元年 (627) 废。

  • 宿州卫

    明洪武十年 (1377) 建守御千户所,永乐七年 (1409) 改为卫。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后废。

  • 木束河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在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支流穆逊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支流穆逊河流域。后废。

  • 陋室

    ①在今河北定州市南。《清一统志·定州》:陋室 “在州南三里庄。唐刘禹锡所筑,有铭”。②在今安徽和县城内。为唐刘禹锡为和州刺史时建。《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陋室 “唐刘禹锡所辟。又有陋室铭,禹锡所撰

  • 河子沟

    旧名急流江。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二十五里急水沟。《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六合县: 河子沟“宋淳熙初所开新河也,下流入于大江”。

  • 龙冈县

    ①即龙刚县。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宋书·州郡志》:“龙定令,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龙冈,疑是。永初郡国、何、徐并云龙定。”②隋开皇九年(589)改襄国县置,属洺州。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元和志》卷15

  • 绿麻县

    西魏置,为上黄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四十里沙洋镇。隋大业初改名章山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荆门市北,为上黄郡治。隋大业初改名章山县。

  • 乐成国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改信都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安平、饶阳、深州、武邑、衡水、枣强、新河、南宫等县市及武强、广宗县一部分地。延光元年(122)改为安平国。

  • 椒丘

    地名。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裴松之注引虞溥 《江表传》: “孙策在椒丘,遣虞翻说歆。” 《寰宇记》 卷106洪州:椒丘城“雷次宗 《豫章记》 云,建安四年,孙策起兵破刘勋于浔阳

  • 小现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郑和群礁西南约六十里, 西距大现礁三十七里。为圆形珊瑚礁。中国渔民向称东南角。1935年公布名称为小觅出礁。1947年改名小现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小现礁“为一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