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郭村

郭村

①即今江西万载县南郭村。明嘉靖 《袁州府志》 卷2万载县: 郭村铺 “南路入宜春”。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5: 万载县南有郭村铺。

②即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1934—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永红县治此。


集镇名。(1)在河北省满城县城南偏东。属于家乡。人口5400。因姓得名。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西瓜。有铸造、制砖、面粉等厂。设集市。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村南。为燕大夫郭槐故里,尚存碑碣。(2)在河北省邢台县西北部。属皇寺镇。人口930。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故里。产小麦、玉米、棉花。村西长生寺有北齐碑。公路通邢台。(3)浙江省淳安县城西部、郁川溪上游东岸。郭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100。以姓得名。产茶叶、蚕茧。有化纤、制茶、木材加工等厂。公路通县城。村北有“瀛山书院”遗址、半亩方塘,为宋理学家朱熹研学题咏之所,塘边今存鉴亭、方塘诗碑。(4)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西南部。郭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30。因周围群山重叠,形同城郭,初名谷城,后演为今名。产稻、油菜籽、茶叶、香菇、木耳、鲜笋等。有砖瓦、食品、木器、青石板等厂。古为黟县通往池州的必经要道。甘黟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阆中县

    ①战国秦惠文王于巴国别都阆中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阆中市。《舆地纪胜》 卷185引《元和志》 云: “阆水行曲,经县三面,县居其中,以此为名。” 《太平御览》 卷44引 《阆山图经》 曰: “阆山四

  • 清水河

    ①亦名清河。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为永定河支流。源于门头沟西江水河村之泉,东南经齐家庄,折东经清水、斋堂,东北于青白口注入永定河。明沈榜 《宛署杂记》: 清水河 “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大台村,入浑河”。

  • 大黑山

    ①在今河北隆化县北一百里。海拔1673米。《清一统志·承德府二》:大黑山“在府北一百八十里。当张三营西北,周百余里,复嶂悬崖,烟峦蒸郁,遥望黝然,伊逊河自北来流绕其足”。②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金州镇东

  • 五嶆厅

    清雍正二年(1724)于五嶆地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北六十四里官寨。“嶆”即嶆子,当地俗称狭长低洼的谷地为嶆。五嶆指飞土嶆、革勒嶆、官寨嶆、白马嶆、蚌郎嶆。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属

  • 首止

    一名首戴。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睢县东南。《左传》: 桓公十八年 (前694) 秋,“齐侯师于首止”。杜注: “卫地。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 《春秋》: 僖公五年 (前694) “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

  • 水井山

    在今云南宜良县西。《方舆纪要》卷114宜良县:水井山在“县西十里。本名观音山。顶有泉,因改今名”。

  • 乞烈怜隘口

    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明太祖实录》卷142:洪武十五年二月载,“乐浪古隘口至乞烈怜一百九十里”。

  • 英州

    五代南汉乾和五年 (947) 置,治所在浈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英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州以此名。” 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名真阳郡。南宋

  • 威州镇

    ①又名天威城。即今河北井陉县北十六里威州镇。北宋初为天威军治,熙宁中又为井陉县治。金又为威州治。②即今四川汶川县,西临岷江。西南距汶川旧县(今绵虒镇) 四十里,东北距茂州 (今茂县) 九十里。民国 《

  • 麻丘市

    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 东北麻丘乡。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6: 麻丘市 “距 (南昌) 城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