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西藏那曲县西南。唐时吐蕃于山下置蛤不烂驿。《新唐书·地理志》:“(閤川驿)又经恕谌海,百三十里至蛤不烂驿,旁有三罗骨山,积雪不消。”古山名。即今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西南桑来拉(桑雄拉)大雪山。唐入吐蕃
元置,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小箬。
在台湾与福建二省之间。自东北到西南长约300公里,宽约200公里,最狭处仅130公里。水深大部不足100米,东南部深达200米以下;最大海深度1680米, 最浅处仅40米。当东海、南海航运要冲。明代航
即今吉林白山市东南六道江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通化县图:东北有六道江。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七十四里长城边。清代有千总驻守。
五代梁开平初筑,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十里南寨、北寨村。《资治通鉴》:后梁开平元年(907),李思安“将河北兵西上,至潞州城下,更筑重城,内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谓之夹寨”。即此。
即今甘肃古浪县之古浪河。源出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南乌鞘岭,东北流径古浪县东,又东北潴为泽。《汉书·地理志》 苍松县: “南山,松陕水所出,北至揟次入海。”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通川附近。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江原道通川附近。属乐浪郡。后废。
辽置,属大同府。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二十里大白登镇。金大定七年(1167)改白登县。古县名。辽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南大白登镇。属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为白登县。
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二十里万善村。唐为万善城。《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三年(843),“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以本军屯万善”。北宋设万善镇。(1)古镇名。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北。唐会昌三年(843年)刘祯反,河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