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城山

金城山

①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方舆纪要》 卷27石埭县: 金城山,“ 《志》 云: 在县西二里,势如罗郭,因名”。

②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北。《水经·江水注》: “陆水又屈而西北流,径其 (下隽) 县北,北对金城,吴将陆涣所屯也。” 《寰宇记》 卷112江夏县: 金城山“在县东南二百三十里。下有村,在金口水南。村人堰水成塘,以此为名”。《方舆纪要》 卷76江夏县“赤壁山” 条下: 金城山 “吴将陆焕尝屯兵于此。《南迁录》 所云 ‘金城险固’ 者也”。

③在今湖北崇阳县东十五里。《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金城山 “宋黄庭坚读书其上,黑池犹存”。

④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80临武县 “舜峰山” 条下: 金城山 “山高广。旧时土人于上垒石为城以避寇”。

⑤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五十里。《方舆胜览》 卷26武冈军: 金城山 “在武冈县界,是石真人所治之处,第六十八福地也”。

⑥在今湖南新宁县南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63宝庆府: 金城山“道书以为第六十八福地。石真人所治处”。

⑦又名金山。在今广东潮州市旧城内北部。《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金城山 “见 《九域志》。有韩木,韩退之所植也。不知名。土人以岁开花为登第之兆”。《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海阳县: 金山“一名金城山,东临恶溪,西瞰大湖,为一郡之胜”。

⑧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清一统志 ·太平厅》:金城山 “在厅东二百四十里。前江发源于此”。

⑨亦名隆城山、崇城山、金粟山。在今四川仪陇县城内北隅。《寰宇记》 卷139仪陇县: “县城原在金城山顶,四望悬绝,石壁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惟西南稍通人马。” 《方舆纪要》 卷68仪陇县: 金城山“在县治北。众山环向,如雉堞然,石壁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惟西南有径可通。上有数石,如贮米囊,故亦名金粟山”。


猜你喜欢

  • 洸水

    ①在今山东省中部,为汶水的分流。《水经·洙水注》:洸水 “上承汶水于刚 (今宁阳县东北),……洸水又东南流注于洙。洙水又南至高平县(今微山县西北) 南入于泗水”。至洙水上段改道,下游不经济宁。蒙古宪宗

  • 西兴镇

    北宋置,属萧山县。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1)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部、钱塘江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1万余。为古老集镇。旧名固陵、西陵

  • 瓯宁县

    北宋治平三年 (1066) 分建安县置,与建安县同治建州城 (今福建建瓯市)。辖州治西北偏。熙宁三年 (1070) 废,元祐四年 (1089) 复置。宋时与建安县同为建宁府治。元为建宁路治。明、清为建

  • 八字桥镇

    ①即今江苏扬中市南八桥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扬中县有“八字桥镇”。②又名镇八士桥。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八士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北有八字桥。

  • 祭天台 (臺)

    又名画卦台。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古城西。《方舆纪要》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 “祭天台在府城 (今大理古城) 西。其地有武侯祠,后有山冈,台在其下。今坛壝之址犹存。相传武侯祭天画卦处也。一名画卦台。

  • 雷峰

    即今浙江杭州市南夕照山。周密 《武林旧事》 卷5雷峰显严院: “郡人雷氏所居,故名‘雷峰’。” 有宝塔,系北宋开宝八年 (975) 吴越国建。1924年倒坍。“雷峰夕照” 旧为西湖十景之一。

  • 特古斯塔柳

    即今新疆巩留县。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 卷3: 厄鲁特营屯田 “曰特古斯塔柳”。

  • 砖路镇

    即今河北定州市西北砖路镇。清道光 《定州志》 卷7市集: 砖路镇在 “城西北四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砖路,人口 4820。宋建开元寺塔时,此地为运砖之路

  • 积布山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积布山南,俗谓之积布矶,又曰积布圻,庚仲雍所谓高山也,此即西阳、寻阳二郡界也。” 《元和志》 卷27广济县: 积布山 “南临大江,垒石壁立,形如积布,

  • 龙游寺

    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的金山寺。本名泽心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为龙游寺。天禧五年(1021)复名金山寺。见“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