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赛音诺颜部额鲁特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尔赫林一带。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黄潭堤”条下:“文村堤在黄潭东三十里。弘治十四年江水决此,因筑堤捍御。正德十一年再决,复修筑之。”
即今河北滦县西北六十五里麻湾坨乡。光绪 《滦州志》 全图: 县西北有麻湾坨。
即今福建龙岩市东北雁石镇。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雁石巡司于此,后移于县东皞林口。清雍正十年 (1732) 迁至今县南适中镇。在今福建省龙岩市东北雁石岭下。明正统年间置巡检司于此。
在今山西石楼县北马村。《清一统志·汾州府》:马村关“在石楼县西北”。
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外长干桥。《清一统志·江宁府》: 聚宝桥“在江宁县西南。《明统志》有长安桥,即古长干桥。杨吴城金陵,凿濠引秦淮水绕城,置此桥跨之”。
北魏景明元年 (500) 置,为长利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后为慎政郡治。隋初废入商县。古县名。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置,治今陕西省商南县西。为苌和郡治。隋开皇初废。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北铧尖子镇。清宣统《怀仁县志》卷3:花尖子在“城西九十里”。
亦名先主祠、武侯祠。即今四川成都市南武侯祠。明张瀚 《松窗梦语》 卷2西游记: 成都城 “南门曰中和,桥曰万里。正南二里为昭烈祠,坊曰: ‘同伸大义’,中记昭烈,而孔明、关、张配之”。
唐初置,治成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境。旋废。开元二十六年 (738) 改置怀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