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铁门镇

铁门镇

北宋初置,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景祐四年 (1037) 改名延禧镇。金废镇,地属新安县。明末,新安县曾移治于此。


在河南省新安县西南部。面积116.5平方千米。人口7.4万。镇人民政府驻铁门,人口5000。因在铁门山旁得名。又因东青龙、西凤凰两山相对如阙,或作阙门。北宋设铁门镇,景祐四年(1037年)改名延禧。明称都铁门,清设阙门镇,1912年后复名铁门。为新安、渑池、宜阳三县边界重镇。1949年置铁门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2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等。有水泥、电解铝、金属钠、发电、化肥、消声器等厂。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经此。古迹有千唐志斋、王乔洞、古道观等。


猜你喜欢

  • 于阗国

    又作于窴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西城(今新疆和田县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唐置毗沙都督府。西域城国。于阗,又作于寘、于遁,《大唐西域记》称作瞿萨旦那,元代又称忽炭、五端、斡端等。汉

  • 清远桥

    又名迎恩桥、大安桥。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门外府河上。《资治通鉴》: 唐光启三年 (887),王建攻成都,“田令孜登楼慰谕之,建与诸将于清远桥上髧发罗拜”。即此。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唐光启三年(887年

  • 和硕特南右翼中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泽库县城附近。《清史稿·地理志》 南右翼中旗: “牧地当鲁察布拉山之西。东至库克乌松,南至齐克特尼诺尔,西至僧克图木齐,北至库克乌松西山。”

  • 黄溪口镇

    即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七十六里黄溪口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南省辰溪县东南部、沅江东岸。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溪口,人口2000。以地处黄溪入沅江处得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 张家港

    亦名漳葭港。在今安徽安庆市西。《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张家港“在府西北五里,其上流曰积石河”。《清一统志·安庆府一》:漳葭港“在府城西门外。土名老河。东西迤逦六十余丈,上通潜山、太湖、望江三县

  • 勐 (猛) 乌

    在今老挝北部孟乌怒。版纳勐乌、乌得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清雍正三年(1725) 置勐乌土把总,属宁洱县。光绪二十一年(1895) 被法国割占。

  • 仪贤堂

    原名延贤堂,又名听讼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宋书·文帝纪》:元嘉三年(426),“车驾临延贤堂听讼”。唐许嵩《建康实录》卷17: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改“听讼堂为仪贤堂”。《梁书·侯景传》:太

  • 南宁卫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后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属广西都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前废。

  • 东张

    一名东阳。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东张镇。《史记·曹相国世家》: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参“东攻魏将军孙遬军东张,大破之”。即此。《正义》引《括地志》:“张阳故城一名东张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又称

  • 雁江

    亦名金雁水。指今四川广汉市北之鸭子河。东汉之雁桥、五代之金雁桥即此水上之桥梁。《方舆胜览》 卷54汉州: 雁江 “在雒县南 (北),曾有金雁故名”。《明史·地理志》 汉州: “又北有雁水,亦流入雒,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