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田寺镇
即今湖南韶山市东南银田镇。明天顺三年 (1459) 于此建银田寺。镇因寺为名。
即今湖南韶山市东南银田镇。明天顺三年 (1459) 于此建银田寺。镇因寺为名。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汉书·地理志》 注引臣瓒曰:“宋亦有留,彭城留是也。留属陈,故称陈留。”西汉为陈留郡治。西晋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汴州。大业初属梁州。
①或作沙海。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乃战国时魏王著名台池之一。《战国策·东周策一》:颜率曰,“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隋初曾复旧迹,习舟师以伐陈,平陈之后,立碑其侧以纪功。唐时己堙
即今甘肃榆中县境内苑川河。源出县南新营诸山,东北流至甘草店折而西北流入黄河。《水经·河水注》: “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又北径牧师苑,……又北入于河也。” 西晋末鲜卑
即今四川渠县东南卷硐乡。清同治《渠县志》 卷4: 卷硐场 “县东四十里,即卷硐门,当巴夔之冲衢”。
指今越南红河下游。《元和志》卷38朱鸢县:“朱鸢江,北去县一里。后汉马援南征,铸铜船于此,扬排然火,炙船头令赤,以燋涌浪及杀巨鳞横海之类。”
亦作柏固。在今浙江衢县东南四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衢州市东南。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属衢州府。清废。
又作能兔河。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上游,为乌拉河的支流。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能图必拉”。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乌苏哩江“又西北径能图山东受能图河。河出东南窝集中,三泉齐发,西北流,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之梅潭河。《清一统志·潮州府》: 清远河 “在大埔县南。《通志》: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福建漳州府平和县象湖山,受诸涧水,流经大产、白堠; 至湖寮汇梅子潭,注为小溪”。
亦作呼拉玛。 在今新疆巴楚县。 《清一统志·叶尔羌》: 呼拉玛 “在叶尔羌城东北六百二十里。乾隆二十四年,副将军富德、参赞大臣舒赫德援将军兆惠,破霍集占于此。提督豆斌死焉”。《清史稿·兆惠传》: “富
唐方镇名。容州管内经略使的简称。天宝十四载 (755) 置,治容州 (治今广西北流县,元和中徙治今广西容县)。领容、辩、白、牢、绣、禺、汤、义、岩、党、窦、廉、郁林、平琴等十四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