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庄子
一作索克宗。即今西藏索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锁庄子”。
一作索克宗。即今西藏索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锁庄子”。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杨庄镇。旧在清河县(今旧县)西三里仲家庄,亦名仲家闸。清康熙时以仲庄口与清口相直,水势冲激,改运口由杨家庄,于仲庄筑拦河大坝,而移闸于此,名杨庄闸。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十八里汪洋乡。旧属孝感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孝感县东北有汪洋店。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七十四里大荆镇。《清一统志·温州府》:大荆营“在乐清县东北一百里。本朝顺治中筑城,设参将守备驻此。雍正二年改参将为游击,移守备于大芙蓉汛”。
亦名包水。又名丰水、泡水、苞水。在今江苏丰县北。自山东单县流入境,东入沛县界。《汉书·地理志》 山阳郡平乐侯国: “包水东北至沛入泗。” 《水经·泗水注》: 黄水 “又东径平乐县右合泡水……自下沣、泡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接浙江临安县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汤公山“在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一名商山。其右为马蹄岭,路通浙江昌化县。左有铜岭关,路通于潜”。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乾封驿 “在县南。《志》 云,永丰路通闽、川、越,客担荷者群至,因设驿于此。今废”。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北。北周为淮南郡治。隋开皇初废。
东汉章和二年 (88) 析城父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南八十里古城集。三国魏改为思善县。东汉章和二年(88年)析城父县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属汝南郡。三国魏时国除为县。
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东洲村。《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增城县:乌石镇“在县南东洲村。旧为乌石砦,洪武初改置巡司”。清废。(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增城市南。明洪武初改寨置巡检司。(2)今镇名。(1)在江西
一名三河堡。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南八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