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
①又名锦江。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锦溪 “ 一名交溪。其源有二: 一自崇安县之崇溪,合武夷水流入境; 一出县西毛虚漈山,交注于东山下,南流达于建溪”。《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旧志》: “相传古有织锦者于此濯锦,故名。”
②在今浙江临安县南。一名石镜溪。《方舆纪要》卷90临安县: 锦溪 “即苕溪之支流也,东流至独山,合于南溪,流二十八里入余杭县界。溪广处几数十丈,盈涸无时,不通舟楫”。今入青山水库。宋苏轼有 《锦溪》 诗。
①又名锦江。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锦溪 “ 一名交溪。其源有二: 一自崇安县之崇溪,合武夷水流入境; 一出县西毛虚漈山,交注于东山下,南流达于建溪”。《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旧志》: “相传古有织锦者于此濯锦,故名。”
②在今浙江临安县南。一名石镜溪。《方舆纪要》卷90临安县: 锦溪 “即苕溪之支流也,东流至独山,合于南溪,流二十八里入余杭县界。溪广处几数十丈,盈涸无时,不通舟楫”。今入青山水库。宋苏轼有 《锦溪》 诗。
东汉改夫夷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县西。三国吴复改夫夷县。
在今四川广安县南。《元史·李忽兰吉传》: 至元六年 (1269),“授昭勇大将军,夔东路招讨使,以军三千,立章广平山寨,置屯田,出兵以绝大梁平山两道”。
亦名黑河。古名芒干水。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为黄河上游支流。源出大青山,西南流至托克托县南河口村注入黄河。又称荒干水、白渠、金河。蒙古语称伊克图尔根郭勒,意为“大湍急河”。以流域内土质呈黑色而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五十里。《隋书·地理志》:武德县有扶山。《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扶山“山之东有五岭,一曰从衡,二曰思峒,三曰光螺,四曰居禄,五曰居林,递相拥护,故名扶山。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
明置,属平茶洞长官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龙凤乡北。后废。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方舆纪要》卷77石门县“石门山”条下:“又县东一里有天门台山,顶方正如台。二小溪合流,台下为天门桥。”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一》: 耙耧山在 “方山之西。下有程伊川故宅”。
在今吉林珲春市北、汪清县东南磨盘山一带。《明孝宗实录》 卷197: 弘治十六年 (1503),“阿速江卫并埇坎、苏分地面野人……俱欲朝贡”。即此。
唐初置, 属州。 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后属播州。开元二十六年 (738) 废。
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南。《水经·洞过水注》:“洞过泽南,涂水注之,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