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城
即今新疆阿克苏市。清祁韵士《西域释地》:阿克苏,“阿克谓白,苏即水也。水色白,故名”。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领队大臣,后改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裁大臣改置温宿州。1913年改置阿克苏县。
即今新疆阿克苏市。清祁韵士《西域释地》:阿克苏,“阿克谓白,苏即水也。水色白,故名”。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领队大臣,后改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裁大臣改置温宿州。1913年改置阿克苏县。
一作潾山县。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为邻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说在今大竹县西南牌坊场。《寰宇记》卷138渠州:邻山县“以山名之”。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为邻州治。八年(
即今浙江鄞县东北梅墟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 《市镇》: 梅墟 “距城三十里”。集镇名。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北部、甬江南岸。属邱隘镇。人口 6500。 东汉初,寿春梅福挂冠东游曾寓此,率众筑塘堵
北周改白水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龙坝乡。唐属武州,贞观元年 (627)省入将利县。古县名。北周时降绥戎郡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北。属武都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
西魏置,属监利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北周改为紫陵县。
唐置,属羁縻思顺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宋庆历四年 (1044)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南、忻城县东。属思顺州。北宋庆历中废。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向中原地区进犯,国民党军队不战溃退,在河南省郑州附近花园口炸堤。黄河水沿贾鲁河入颍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没河南、安徽及江苏三省所属44县5.4万平方千米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
①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方舆纪要》卷73太平长官司:大坝“北连都掌,南迫芒布(部),西接乌蒙,东抵永宁,延袤二百余里”。元置大坝军民府于此。《明史·程信传》:成化三年(1467),戎县山都掌族反,
即颍口。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即古西正阳镇。《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即此。春秋楚地。指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颍水入淮之处。《左传》昭公十二年(前530
即今湖南永州市西南六十里东湘桥乡。清《乾隆内府舆图》:永州府零陵县西南有东湘桥。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五十里盘道梁乡。《方舆纪要》 卷40崞县: 盘道梁堡 “在宁武关东百里,有新旧二城,旧城创筑于嘉靖三十二年,万历十三年增修。二十三年以旧城地势低洼,又改筑新城于边内,周 一里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