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县

青县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清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青县。清属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部,东北邻天津市。属沧州市。面积968平方千米。人口38.9万。辖6镇、4乡、1农场。县人民政府驻清州镇。西汉置参户侯国,属勃海郡。东汉省入浮阳县。隋为长芦、鲁城县地。唐置乾宁军。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于今址置永安县,属沧州。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永安县更名乾宁县,为乾宁军治。大观二年(1108年)乾宁军升为清州,乾宁县仍为州治。金贞元元年(1153年)乾宁县更名会川县。明洪武初省会川县入清州,八年(1375年)降清州为县,不久河决,改清为青,属河间府。清雍正年间改属天津府。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沧县专区,1952年属天津专区。1958年青县并入静海县,1961年复设青县,属沧州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6年划归沧州市。地处河北平原东部平原区,地势低平。南运河、黑龙港河、子牙新河、北排水河等纵横境内,有“九河下稍”之称。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高粱、豆类。产牛、羊。为省粮食、商品牛和肉羊生产基地县。有化工、电子、机械加工、服装等工业。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保津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南笼县

    1913年改兴义府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31年改名安龙县。旧县名。本兴义府直辖地方,1913年裁府改县并改名南笼,治今贵州省安龙县驻地新安镇。1931年因“原

  • 卤涧水

    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2平遥县:卤涧水“出县东南二十里之朱坑,流经县东,分为二十四池,灌溉民田”。

  • 范村寨

    即今山西绛县东北范村。《清一统志 ·绛州》: 范村寨 “在绛县东十五里。今筑为堡”。

  • 沔口

    又作夏口。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为汉江入长江之口。《水经·沔水》:沔水“又南至江夏沙羡县北,南入于江。郦注:庾仲雍曰, ‘夏口亦曰沔口矣’”。杨守敬《水经注疏》:“自孙权置夏口督屯江南,今鄂州也(今武汉

  • 龙堰口关

    明置,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龙堰口关在“(大龙番长官)司西十二里”。

  • 靖港市

    古为沩口戍。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湘江西岸靖港镇。旧置分销盐局,又有舢板巡防分驻。《清史稿·曾国藩传》 载: 清咸丰间,太平天国军攻湖南,“陷湘潭,邀击靖港”。曾国藩军败,“国藩愤投水,幕下士章寿麟掖

  • 大关县

    1913年改大关厅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大关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北部。属昭通市。面积1802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1镇、10乡(含1回族彝族苗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翠华镇。因

  • 清凉城

    又名将梁城、清梁城。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南清凉城村。《水经·滱水注》: 堀沟 “上承清梁陂,又北径清凉城东,即将梁也”。《魏书·地形志》 蠡吾县有 “清凉城”。又作清梁城。在今河北省清苑县东南。本西汉元朔

  • 关右

    即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地区名。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

  • 詹墟

    即今江西乐安县城。《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乐安故城,“ 《县志》,县初置于古塘,在今县北,后徙于詹墟。本严城市,宋景祐进士詹镐,为崇仁簿,家于此,故名詹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