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厂
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北五十里青龙厂镇。清代曾在此办厂开采青铜。
集镇名。在安徽省肥东县西北部、青龙水库东侧。青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60。原名张管店,后因从白龙至青龙有三岗,即白龙岗、乌龙岗、青龙岗,此地为青龙岗,故名。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池河发源于此。产稻、麦、油菜籽、花生、烟叶等。有机械、铸造、水泥预制件、粮油加工等厂。有集市,为肥东西北和长丰交界地带农贸中心。合青、店造公路经此。
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北五十里青龙厂镇。清代曾在此办厂开采青铜。
集镇名。在安徽省肥东县西北部、青龙水库东侧。青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60。原名张管店,后因从白龙至青龙有三岗,即白龙岗、乌龙岗、青龙岗,此地为青龙岗,故名。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池河发源于此。产稻、麦、油菜籽、花生、烟叶等。有机械、铸造、水泥预制件、粮油加工等厂。有集市,为肥东西北和长丰交界地带农贸中心。合青、店造公路经此。
古县名。又称希水左县。南朝宋元嘉中置,治今湖北省浠水县。属西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兰溪县。
春秋时晋邑。即今河北馆陶县。《左传·哀公十五》 年载: 子赣曰,“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故,伐晋冠氏”。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即今河北省馆陶县。《左传》哀公十五年(前480年):“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故,
即穆棱河。指今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河下游。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大穆棱河一曰莫力河。源出穆棱窝集……又东北入乌苏里江。”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舆地纪胜》卷76复州:石楼城,“《晏公类要》:在州西十五里”。《清一统志·汉阳府一》:石楼城“在沔阳州西十五里。《县志》:三阳府侧有故小城,即石楼城”。
唐贞观元年(627)置。《唐六典》卷3:关内道“东距河,西抵陇坂,南据终南之山,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 内蒙古阴山以南,宁夏贺兰山、甘肃六盘山以东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分置京畿道,与关
北宋置,属神泉县。在今四川安县南。后废。
在今河南麻城市东北。《魏书·任城王澄传》:澄“遣长风戍主奇道显攻萧衍阴山戍,破之。……仍引攻白槀戍,又破之,斩其宁朔将军、关内侯吴道爽”。即此。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杉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古田县:杉洋镇在“县东四十里。有巡司,洪武十二年(1379)建。《志》云,杉洋地出银坑,多矿盗,旧设捕盗馆并郡司马分驻于此”。在福建省古田县东部、龙舞溪两
北宋置,属梓潼县。即今四川梓潼县西北三十五里卧龙镇。取亮山为名。
即今新疆皮山县南喀喇昆仑山口。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皮山县“南一千七十五里至卡拉胡鲁达坂,逾大山接坎巨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