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军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吴越置,治所在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北宋初废。
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升静海镇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不久改为通州。
(1)又作靖海军。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吴越置静海军节度,治温州(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温州市所辖全境。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废。(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升静海镇置,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寻改为崇州,又改为通州。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吴越置,治所在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北宋初废。
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升静海镇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不久改为通州。
(1)又作靖海军。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吴越置静海军节度,治温州(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温州市所辖全境。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废。(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升静海镇置,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寻改为崇州,又改为通州。
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北。《汉书·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是岁旱,天子既出,亡名,乃祷万里沙”。《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曲成“有参山万里沙祠”。《寰宇记》卷20掖县:“按:沙长三百里。据《史记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南梨树镇。《清一统志 ·大定府》 “阁鸦铺” 条: 府城西南又有 “梨树坪铺” 等皆戍守处。
又名钩圻邸阁。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宋书·臧质传》: 臧质之江州,“及至寻阳,刑政庆赏,不复谘禀朝廷。盆口、钩圻米,辄散用之”。《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湖口县: 钩圻城 “刘宋时南江运米皆积于钩圻是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河由江在 “司北十里。洞出铜仁府乌罗司。又石马江,在司西百三十五里。下流俱入水德江”。
隋大业三年(607)改灵州置,治所在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北)。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同心县及其以北地区。唐武德元年(618)仍改为灵州。开元九年(721)于此置朔方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复为灵武郡。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北肇兴镇。《清史稿·地理志》 兴东道:“黑龙江南岸有兆兴镇、裕兴镇,垦务皆盛。”1932—1953年萝北县驻此。
即铁槎山。在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镇西三十里。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黄海北岸。东西走向,略呈向南突出弧形。峰有九顶,又称九顶铁槎山。主峰清凉顶,海拔539米。由黑云母花岗岩构成,其色如铁。林木以松、槐、柞树
即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柳林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巨野县西南有柳林集。
①北齐置,属郢州。治所在慕化县 (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北周属申州。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显州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泌阳、桐柏、社旗三县。唐改为唐州。天宝元年
亦称顺宁河。即今云南昌宁县东南之昌宁河。源出昌宁县北,东南流经县城东,至凤庆县南,东流至云县东,注于澜沧江。